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包括哪些
一、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包括哪些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1.现场处理: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若造成人身伤亡,需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警。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标明位置。未造成人身伤亡且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2.事故认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根据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认定书应载明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3.处罚执行:对交通事故中存在违法行为的当事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依法给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损害赔偿调解:当事人可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直接向人民提起。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制作调解书;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二、道路交通事故赔偿协议书如何处理
处理道路交通事故赔偿协议书,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确认协议有效性:查看协议内容是否符合,双方是否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是否真实,有无欺诈、胁迫等情形。若协议存在违法或违背公序良俗的内容,可能被认定无效。
2.履行协议内容:协议生效后,双方应按照约定履行各自义务。赔偿方需按约定的金额、方式和时间支付赔偿款;受偿方在收到赔偿款后,应按协议履行相关义务,如配合办理保险理赔等。
3.留存相关证据:双方要保存好与协议相关的证据,如协议书原件、支付凭证、医疗票据等。这些证据在后续可能出现纠纷时,可作为维权的依据。
4.处理纠纷:若一方不履行协议,另一方可先尝试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通过调解、或诉讼等方式解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需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协议的存在和对方的违约行为。
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赔偿协议书时,务必谨慎,确保自身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三、道路交通事故应怎么划分责任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划分需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等相关法规,以当事人的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及过错的严重程度为标准。
一方过错导致事故,承担全部责任。比如一方、等违法行为引发事故,该方就负全责。
双方或多方有过错,根据行为对事故作用和过错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例如,双方都存在违规驾驶情况,对事故发生作用相当,则为同等责任;一方过错更大、作用更明显,承担主要责任,另一方承担次要责任。
各方均无导致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各方均无责任。若因突发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致使事故发生,就符合这种情况。
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事故,他方无责任。比如有人故意制造碰撞想骗取保险赔偿,对方无需担责。
事故责任划分由交警进行现场勘查、调查取证后作出认定。当事人若对认定结果不服,可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复核。
以上是关于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包括哪些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