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诉申请书怎么写?官司打到一半想撤回,到底行不行?
辛辛苦苦准备材料、交诉讼费、开庭应诉,结果开完庭才突然觉得——这官司,其实没必要继续打了,也许是双方私下和解了,也许是你意识到赢面不大,又或者对方态度软化愿意赔偿……这时候,你脑子里蹦出一个念头:“能...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官司已经立案了,法院通知开庭时间也定了,结果突然发现:哎,其实还能和对方谈一谈?或者证据没那么扎实,怕败诉?又或者双方私下达成和解了……这时候,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那我不告了行不行?”当然可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撤诉”。
但问题来了——撤诉不是嘴上说一句“我撤”就行的,尤其在民事诉讼中,一旦正式立案、甚至开庭审理,再想撤诉,程序可就没那么简单了,今天我就从一个执业十几年的律师角度,手把手教你:撤诉申请书到底该怎么写?关键点在哪?哪些雷区绝对不能碰?

很多人以为,撤诉嘛,写个“本人自愿撤回起诉,请法院准许”就行了,错!太天真。
法院每天收到成百上千份文书,如果你的撤诉申请写得不清不楚、理由牵强、格式混乱,法官很可能直接驳回,或者要求补正材料——这一来一回,耽误的是你的时间,还可能影响案件整体节奏。
一份合格的撤诉申请书,必须包含以下几个核心要素:
申请人信息要完整
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住址,一个都不能少,如果是公司起诉,还得写明法定代表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
案由和案号必须准确
“原告张三诉被告李四民间借贷纠纷一案,案号(2024)京0105民初12345号”,这是法院识别案件的关键,写错了等于“查无此人”。
明确表达撤诉意愿
要写清楚:“现因……原因,申请人自愿向贵院申请撤回对被告的起诉。”语气要正式、坚定,避免模棱两可。
撤诉理由要合理合法
这是最关键的部分!别写“我不想打了”“太麻烦了”这种情绪化理由,正确的做法是:
理由不需要太详细,但必须“站得住脚”,不能让人觉得你在滥用诉权。
结尾规范,附上签名和日期
“此致 ××人民法院”,然后申请人亲笔签名或盖章,写上日期,如果是委托律师办理,还需附授权委托书。
去年我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老王因为装修款纠纷把包工头告上法庭,开庭前一天,对方主动联系说愿意分期付款,老王一高兴,立马让我帮他写撤诉申请。
我当时提醒他:“你现在申请撤诉,法院可能会审查你是否恶意拖延、浪费司法资源。”但他坚持:“我都拿到协议了,没问题。”
结果呢?法院收到撤诉申请后,专门打电话核实和解协议的真实性,还要求我们提交书面和解协议复印件,幸好我们提前准备充分,提供了转账记录和双方签字的调解协议,法官才最终裁定准予撤诉。
但如果当时只是写一句“双方协商解决”,没有任何证据支撑?大概率会被驳回,甚至影响后续再次起诉的权利。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撤诉不是逃避,而是策略性的退出,你要让法院相信,你的撤诉是真诚、合理、不损害他人权益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明确规定:
“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注意!这里说的是“是否准许,由法院裁定”——也就是说,撤诉不是原告的绝对权利,法院有权根据案件情况决定是否批准。
尤其是以下几种情形,法院往往会谨慎对待撤诉申请:
别以为立案之后随时都能撤,时机很重要!
作为律师,我想告诉你:撤诉不是认输,而是一种智慧的选择。它既能节省时间和成本,也能为双方保留合作余地,但前提是——操作要专业、理由要正当、程序要合规。
最后送大家三个实用建议:
尽早撤诉,越早越好
在法院送达被告之前撤诉,几乎都会被准许;一旦开庭,难度就大大增加。
准备好“退路凭证”
和解协议、还款计划、沟通记录……这些都能成为支持你撤诉理由的有力证据。
最好让律师帮你把关
一份看似简单的撤诉申请书,背后涉及程序法、证据规则、法官自由裁量权,自己瞎写,风险极高。
打官司拼的是证据,撤官司拼的是细节。别让一张草率的申请书,毁了你原本可以优雅收场的机会。
如果你正在考虑撤诉,不妨先静下心来问自己一句:
“我撤得有理、有据、有退路吗?”
答案是肯定的,那就大胆去申请;如果还有疑虑,找个靠谱律师聊聊,永远不吃亏。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官司已经立案了,法院通知开庭时间也定了,结果突然发现:哎,其实还能和对方谈一谈?或者...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