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被短信通知要开庭?别慌!3步教你应对法庭传票危机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某天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您因贷款长期逾期未还,已被正式起诉,法院已受理,近期将安排开庭,请尽快准备应诉材料。” 那一刻,心猛地一沉,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问...
你有没有收到过这样的短信:“您已逾期XX天,我司将依法提起诉讼,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及面临法律追责。”——一看到“起诉”两个字,心跳是不是瞬间加速?脑子里立马浮现法院传票、强制执行、银行卡冻结……甚至开始怀疑自己会不会“坐牢”?
先别慌,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每天都会接到类似的咨询,今天我就用大白话,手把手带你理清思路,告诉你:贷款逾期≠马上被起诉,更不等于无路可走,关键是要冷静应对,抓住黄金处理期。
现在诈骗短信满天飞,第一步必须核实信息真实性。
✅正规催收短信长什么样?
一般会包含:你的姓名(或部分脱敏)、贷款平台名称、逾期金额、逾期天数,以及明确的客服电话或官方渠道,不会用“立即查封”“马上抓人”这种恐吓性语言。
❌假的短信通常这么吓唬你:
“再不还钱就上门抓人!”“已移交公安机关立案!”“24小时内不处理将永久记录犯罪档案!”——这些都是典型的恐吓话术,法律上根本站不住脚。
👉怎么办?
立刻打开你当初借款的APP,查看还款状态;或者拨打该平台的官方客服电话(不是短信里的号码!),确认是否真的进入诉讼流程。
记住一句话:所有正式法律程序,都不会只通过一条短信通知你。
很多人一听“起诉”就崩溃,其实法律程序是有章可循的,我给你拆解一下真实流程:
逾期初期:催收为主
一般银行或网贷机构会在逾期30-60天内进行电话、短信催收,目的就是让你尽快还钱,毕竟打官司成本高、耗时长。
中后期:委托第三方催收或准备材料
超过90天未还,可能被列为不良资产,平台会考虑走司法程序,但这时多数还会再给一次协商机会,比如分期、减免部分利息等。
真正起诉:法院立案+送达文书
真正的起诉,是你收到法院的《应诉通知书》《民事起诉状副本》和《传票》,这些一定是通过邮寄或电子送达的方式正式通知你,而不是一条短信完事。
📌 目前只是“告知可能起诉”,大概率还在施压阶段,还没走到法律程序的门口。
别等事态恶化,现在就要行动:
🔹第一步:主动联系平台,表达还款意愿
哪怕暂时还不上,也要打个电话说明情况,可以说:“我现在遇到困难,但我有还款意愿,能不能申请延期或分期?”
很多平台愿意谈,因为比起打官司,他们更希望你能慢慢还。
🔹第二步:保留沟通记录
无论是通话录音、聊天截图还是邮件往来,全部保存好,万一将来真上法庭,这些能证明你“非恶意拖欠”。
🔹第三步:评估自身财务,制定还款计划
实在还不起,也不要硬扛,可以考虑债务重组、向亲友周转,甚至寻求专业法律帮助协商停息挂账(适用于信用卡类)。
我之前接了个案子,当事人小李在某网贷平台借了2万,因失业逾期了5个月,突然某天收到短信:“已移交法院,即将起诉。”他吓得整晚睡不着,差点去借高利贷凑钱。
后来他找到我,我们第一时间调取了他的借款合同和还款记录,发现平台根本没有走任何法律程序,我指导他主动联系客服,提出分12期还清本金的方案,结果对方很快同意,并撤回了所谓的“起诉警告”。
真相是:那条短信只是外包催收公司的施压手段,连法院的门都没进过。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情绪失控最容易被拿捏,理性应对才是破局关键。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规定: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
但同时,《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具备明确被告、具体诉求和事实依据,并由法院依法受理后才能启动程序。
也就是说:
⚠️ 没有法院文书=没被正式起诉
⚠️ 单纯逾期≠违法,只有拒不履行生效判决才可能涉及强制执行甚至失信惩戒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也明确禁止使用“威胁、恐吓”等方式催收。
最后我想说:
贷款逾期不可怕,谁都有难的时候,可怕的是被一条短信吓得六神无主,盲目还款、借新还旧,甚至落入二次诈骗陷阱。
你要记住:
✅ 所有合法诉讼,都会有正式法律文书送达
✅ 你有权与债权人协商还款方案
✅ 恐吓式催收属于违规行为,可投诉至银保监会或市场监管部门
面对压力,最好的武器不是逃避,而是了解规则、掌握主动、理性应对。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法律永远站在讲道理的一边。
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困扰,不妨先深呼吸,然后按我说的三步走——很多时候,风浪过去才发现,原来岸就在眼前。
本文由执业律师原创撰写,旨在普及法律常识,不构成个案法律建议,如需具体咨询,请携带材料面询专业律师。
贷款逾期被短信通知要起诉?别慌!3步教你应对,避免踩坑!,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收到过这样的短信:“您已逾期XX天,我司将依法提起诉讼,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及面临法律追责。”——...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