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收到调解短信别慌!一招教你冷静应对,避免踩坑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名下的贷款已逾期,现平台已启动调解程序,请点击链接确认调解方案。” 那一刻,心跳漏了一拍,手心开始冒汗——完了,忘了还款日,这...
“律师,我信用卡还好好的,结果网贷逾期了几天,手机突然就收到一条‘调解通知’短信,说要走司法调解程序,让我尽快联系某个号码处理——这到底是真是假?我该怎么办?”
说实话,这类情况现在太常见了,随着信用体系越来越完善,金融机构、第三方催收平台甚至一些“诉前调解中心”开始频繁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介入逾期债务的处理流程,但很多人一看到“法院”“调解”“立案”这些字眼,立马慌了神,生怕上了征信黑名单,甚至被起诉坐牢。
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你讲清楚:收到贷款逾期的调解短信,到底是不是真的?要不要理?怎么处理最稳妥?
你收到的短信长什么样?举个常见的例子:
【XX金融调解中心】尊敬的用户,您名下在XX平台的借款已逾期XX天,涉及金额XXX元,根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已启动诉前调解程序,请于3日内致电0XXX-XXXXXXX完成协商,否则将依法提起诉讼。
听起来是不是挺吓人?但注意了——不是所有带“调解”“法院”字眼的短信都靠谱。
✅ 正规调解一般有以下几个特征:
❌ 而那些高危信号包括:
👉建议动作:先别回电!打开手机录音功能,打给原贷款平台客服,核实是否真的进入调解流程,也可以登录中国司法调解网或当地法院官网,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查是否有相关记录。
很多人一听到“调解”,就觉得是坏事,其实恰恰相反——诉前调解,是你最后的“缓冲带”。
什么叫诉前调解?简单说,就是法院在正式立案打官司之前,先让一个中立第三方(调解员)来帮你和债权人谈:能不能少还点利息?能不能分期?能不能延期?
这个过程不伤面子,也不直接上庭审,只要你配合,大概率能避免被真正起诉。
📌 我建议你这样做:
记住一句话:调解不怕晚,就怕你不出现,你不出面,调解员只能写“调解失败”,案子就会直接转到法院立案,到时候你就被动了。
这几年冒出不少打着“司法调解”旗号的诈骗团伙,他们买通信息渠道,精准掌握你的借款信息,然后冒充调解中心,诱导你提前支付“保证金”“手续费”“解冻金”。
⚠️ 真实案例警示:
去年杭州一位李女士,收到一条“浙江金融纠纷调解中心”的短信,称她某网贷逾期8个月,需缴纳2000元“调解预付款”才能减免罚息,她信以为真,扫码转账后对方拉黑失联,后来她报警才发现,根本没有这个机构备案!
所以再次强调:
✅ 所有正规调解不会提前收费!
✅ 更不会让你往私人账户打钱!
✅ 调解费用通常由法院或平台承担!
小王在深圳做外卖骑手,去年因为疫情断了收入,两笔共3万元的消费贷连续逾期6个月,某天他突然收到一条106开头的短信:“深圳市金融纠纷调解中心通知您参与线上调解,请于48小时内联系……”
他一开始当垃圾短信删了,结果一周后接到法院邮政专递——正式传票!原来,调解失败后案子已移交法院。
幸好他及时找到律师,在开庭前提交了失业证明和社区困难补助材料,最终法院主持达成调解:本金分36期还,免除全部罚息和违约金。
他说:“早知道那条短信是真的,我就早点打了电话,哪用得着请律师、跑法院这么折腾。”
这意味着:
👉 调解是合法程序,但必须基于真实债权;
👉 你有权知道谁在调、为什么调、依据什么调;
👉 若遭遇虚假调解或信息泄露,可依法维权。
兄弟姐妹们,贷款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慌了阵脚、病急乱投医。
当你收到“调解短信”,请记住这三个关键词:
🔹冷静—— 别被恐吓话术吓住,大多数还没走到起诉那一步;
🔹核实—— 查平台、打电话、上网搜,确认是不是真的调解;
🔹主动—— 真的是调解?赶紧参与!这是你止损的最佳机会。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信用可以修复,但信任一旦崩塌就难重建,与其躲债,不如直面问题,用合法方式争取喘息空间。
我是张律师,专注债务纠纷八年,如果你正被催收困扰、不知如何应对,欢迎留言聊聊,我能帮一点是一点。
—— 愿你早日走出阴霾,轻装前行。
贷款逾期收到调解短信?别慌!三步教你合法应对,避免踩坑,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律师,我信用卡还好好的,结果网贷逾期了几天,手机突然就收到一条‘调解通知’短信,说要走司法调解程序,让我尽快...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