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一般的车祸,就算造成了对方轻伤八级的伤残,是不是就一定会判刑呢?答案是,不一定,甚至可以说,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会的
咱们得把事情掰扯清楚。“车祸轻伤八级”,这里的“八级”通常指的是伤残等级,是用来评定受害人因车祸导致的身体残疾程度,主要影响的是民事赔偿的金额,比如残疾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等等,而咱们老百姓常说的“...
收到“即将起诉”短信就慌了?逾期贷款真会坐牢吗?一文说清你的权利和出路最近有个朋友半夜给我发消息,语气都抖着:“哥,我刚收到一条短信,说我信用卡逾期三个月,银行要起诉我,还可能追究刑事责任……不会真的要坐牢吧?”我一看那条短信截图,措辞严厉得像是法院的传票提前到了手机里。 其实啊,这种短信我每年都要帮几十个当事人分析,很多人一看到“起诉”“立案”“刑事责任”这几个字,心就提到嗓子眼儿,饭吃不下、觉睡不着,甚至有人吓得东拼西凑去借网贷还钱,结果越陷越深。 今天咱就不绕弯子了,用大白话把这事掰开揉碎讲清楚:你欠的钱到底会不会让你进监狱?银行发的催收短信到底有没有法律效力?你现在的处境,是危机,还是转机?**
咱们先划重点:单纯的信用卡或贷款逾期,属于民事债务纠纷,不是刑事犯罪。换句话说,你只是欠钱没还,不是偷抢骗,法律上叫“违约”,不叫“犯罪”。
除非一种情况:你被认定为“恶意透支”且数额较大,经两次有效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这才可能涉嫌信用卡诈骗罪。
注意啊,这里的关键词是“恶意透支”,什么叫恶意?比如你明知道自己没钱,还故意刷十几万去赌博、挥霍,之后拉黑所有联系方式、换手机号、玩失踪,这就是典型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可现实里,大多数人是因为失业、生病、创业失败导致还不上,每个月都在被催收折磨,有的还主动联系银行协商还款,这种情况,别说坐牢了,连被起诉的概率都不高,更别提判刑。
别被那条冷冰冰的短信吓住,它可能是银行外包催收公司发的,也可能是系统自动推送的提醒,不代表法院已经立案,更不等于你已经被通缉。
现在我们来拆解这条短信常见的套路:
“您名下贷款已严重逾期,我行将于近日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追究您的法律责任,请尽快处理,以免影响征信及人身自由。”
听着吓人吧?但你细品——
这大概率是催收施压手段,目的是让你恐慌、赶紧还钱,法律上,真正的“起诉”必须由银行正式向法院提交诉状,法院受理后才会给你寄《应诉通知书》和《传票》,那才是法律程序启动的标志。
你现在收到的,顶多算个“预警信号”,提醒你问题该解决了,但它本身不具备法律强制力。
很多人一慌,立马筹钱还款,哪怕砸锅卖铁也要“清账”,但这恰恰是最容易踩坑的地方。
我建议你分四步走:
核实债务真实性
打官方客服电话(不是短信里的号码),查清楚本金、利息、违约金是否合理,有些平台乱收费,利滚利翻倍,你得先搞明白自己到底欠了多少。
主动沟通,争取协商
很多银行有“个性化分期”或“停息挂账”政策,最长可分5年60期还款,还能减免部分罚息,但前提是你要主动联系,态度诚恳,提供困难证明(如失业证、病历等)。
保留所有沟通记录
无论是电话录音、微信聊天还是邮件往来,全都保存好,万一将来真被起诉,这些能证明你“没有逃避还款义务”。
警惕二次诈骗
如果有人打着“内部渠道帮你撤诉”“花钱就能消除不良记录”的幌子收钱,一律是骗子!只有法院能决定是否立案,没有“花钱私了”这一说。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32岁,程序员,疫情期间公司裁员,半年没收入,两张信用卡累计逾期8万多。
某天他收到短信:“因长期拖欠,已移交法务部门,即将起诉。”他吓得差点去借网贷补窟窿,后来找到我,我们一起做了三件事:
第一,调取了他的全部还款记录和银行催收时间线,发现虽然逾期,但每次催收他都有回应,且表达过还款意愿;
第二,整理了他的失业证明、租房合同、家庭负担材料,向银行申请个性化分期;
第三,在银行威胁起诉前,我们抢先提交了书面协商方案,并附上证据包。
结果呢?银行不仅暂停了催收,还同意分5年还清,免除了两万多的滞纳金。
更关键的是——直到今天,他们也没起诉。因为对银行来说,起诉成本高、周期长,只要你愿意谈,他们宁愿选择和解。
你看,同样是“即将起诉”的短信,有人吓得崩溃,有人却把它变成了谈判筹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
明确规定信用卡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恶意透支”必须同时满足“非法占有目的”+“经两次催收超三个月未还”。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
强调认定“恶意透支”时,应综合考量行为人收入、资产、还款意愿等因素,不能仅因逾期就推定犯罪。
《商业银行信用卡监督管理办法》第七十条:
银行应对确有困难的持卡人提供还款安排,允许达成个性化分期协议,最长可达5年。
这些法条不是摆设,是你在面对催收压力时,可以堂堂正正拿出来的“盾牌”。
最后我想说句掏心窝的话:
欠债不可耻,逃避才危险;害怕没关系,但千万别瞎操作。
那条“准备起诉”的短信,也许是你人生低谷的一个警钟,但也可能是一个转折点——逼你直面财务问题,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 你不是罪犯,你是遇到困难的普通人;
👉 银行要的是钱,不是你的人头;
👉 只要你愿意沟通、拿出诚意,90%的债务危机都能软着陆。
别再被一条短信绑架情绪,冷静下来,该核实的核实,该协商的协商,必要时找专业律师介入,把被动防守变成主动突围。
生活总有起落,但只要你不放弃自己,法律就不会放弃你。
本文由执业律师撰写,基于真实案例改编,旨在普及法律常识,不构成个案法律意见,如有具体纠纷,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
一、先定心——大多数逾期,根本不会坐牢,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收到“即将起诉”短信就慌了?逾期贷款真会坐牢吗?一文说清你的权利和出路 最近有个朋友半夜给我发消息,语气都抖...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