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车逃逸怎么处罚?法律后果比你想象的更严重!
撞车逃逸的法律后果 行政处罚:扣分+罚款+拘留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肇事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可以处以 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并处 15日以下拘留,同时驾驶证一次性 记12...
说实话,我干这行十几年,见过太多车主因为一时慌神、图省事,撞了车或者刮了别人车身,一看没监控、四下无人,一脚油门就跑了,心里还嘀咕:“不就一点小划痕嘛,至于吗?”可我要告诉你——“至于!”而且非常至于!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看似不起眼,实则暗藏雷区的问题:发生轻微刮擦后逃逸,到底该怎么处理?后果有多严重?能不能补救?
先说结论:哪怕只是蹭了一道漆,只要发生了事故,你就不能走!一走了之,性质立马从“交通事故”升级成“交通肇事逃逸”,轻则扣分罚款,重则吊销驾照甚至承担刑事责任。
很多人觉得,“我又没撞人,车子还能开,对方也没在现场,我走了没人知道。”错!现在城市里到处是监控,小区、商铺、行车记录仪……想“神不知鬼不觉”?难!
更关键的是,交警查起来根本不靠“有没有人看见”,只要你被认定为“明知发生事故而未履行法定义务离开现场”,逃逸行为就成立了。
那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第一步:立即停车,打开双闪。
不管多小的碰撞,哪怕只是后视镜轻轻碰了一下别人的车门,也必须停下来。
第二步:检查情况,拍照留证。
用手机把双方车辆的位置、受损部位、车牌号、周围环境都拍清楚,最好能录一段短视频,记录现场全貌。
第三步:尝试联系车主。
如果对方不在现场,别急着走,可以看看附近有没有物业、保安,或者通过车牌号联系平台(比如交管12123的“一键挪车”功能)尝试通知车主。
第四步:留下联系方式,或报警备案。
实在联系不上,你可以写张纸条,写明时间、地点、你的姓名、电话、车牌号,夹在对方雨刮器上,但更稳妥的做法是——直接拨打122报警,说明情况,由交警介入处理。
主动报警≠承认全责,而是履行法律义务。反之,一走了之,就是把自己推到了法律的对立面。
去年我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张先生晚上倒车时不小心蹭到了停在路边的一辆宝马,当时天黑,他看四周没人,心想“这点小伤修不了多少钱”,就没管,直接回家了。
结果第二天,宝马车主发现车门有新划痕,调取监控一眼认出是张先生的车,交警很快锁定他,认定其构成“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
处罚来了:驾驶证记12分、罚款2000元、暂扣驾照6个月。而且因为记满12分,他还要重新参加科目一考试,期间不能开车。
更惨的是,宝马车主坚持走保险理赔,由于张先生被定性为逃逸,保险公司拒绝赔付车损部分,最终五万多的维修费全由张先生个人承担。
他来找我的时候特别后悔:“要是当时停一下,打个电话,最多赔三千块修车,现在不但钱赔得多,工作都受影响了。”
你看,一次侥幸,换来的是金钱、时间、自由和信誉的多重代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第一款第三项: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同时驾驶证记12分。
如果是人员伤亡的事故后逃逸,那就不仅仅是行政处罚了,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若因逃逸致人死亡,刑期可升至七年以上。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明确:交通事故后逃逸,不论是否构成犯罪,一律记12分。
作为律师,我想跟所有车主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开车上路,技术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责任心。
一次轻微刮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选择逃避,你以为躲掉的是几百块修车费,实际上丢掉的是自己的信用、驾照,甚至是人生自由。
遇到事故别慌,记住八个字:停车、拍照、联系、处理。
哪怕对方态度强硬,也比你逃逸后被追责来得体面。
法律从来不是为了惩罚善良的人,而是要惩戒那些心存侥幸、漠视规则的行为。守住底线,才能一路平安。
下次如果你不小心蹭了别人的车,请别踩油门,先踩刹车。
那一脚刹车,不只是对别人的负责,更是对自己人生的保护。
说实话,我干这行十几年,见过太多车主因为一时慌神、图省事,撞了车或者刮了别人车身,一看没监控、四下无人,一脚油...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