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没签订劳动合同怎么举报
法律解析: 用人单位没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也能通过拨打12333热线、登录当地人社部门官网举报入口等方式进行线上举报。此外,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当...
用人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也可通过拨打12333电话、登录当地人社部门官网等线上方式进行举报。
在实际情况中,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行为。劳动者若遇到此类情况,有多种途径可以进行举报。
劳动者可以前往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进行现场举报。前往时,要携带能够证明自己与该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比如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以及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在现场,向工作人员清晰准确地说明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具体情况,包括入职时间、工作内容、未签合同的时长等信息。
劳动者还可以选择电话举报的方式,拨打12333,这是全国统一的劳动保障公益服务专用号码。在电话中,按照语音提示或者与接线人员沟通,如实反映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当地人社部门的官方网站进行线上举报。一般来说,官网会设有专门的举报投诉入口,进入相应板块后,按照系统提示填写举报信息,上传相关证据材料,提交后等待处理结果。
如果举报后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劳动者应当积极配合。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会根据调查结果,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处理。若查证属实,用人单位可能会面临责令改正、支付双倍工资等处罚。劳动者要勇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借助合法途径促使用人单位规范用工行为。
法律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第十四条
劳动保障监察以日常巡视检查、审查用人单位按照要求报送的书面材料以及接受举报投诉等形式进行。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为用人单位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需要进行调查处理的,应当及时立案。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的组织应当设立举报、投诉信箱和电话。
对因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应急预案,迅速会同有关部门处理。
法律解析: 用人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也可通过拨打12333电话、登录...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