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起诉老师?孩子受委屈了,家长该不该告上法庭?

普法百科34秒前1

说实话,当家长听到孩子在学校被老师体罚、辱骂,甚至遭受不公平对待时,心里那股火“噌”地就上来了,第一反应往往是:这还得了?必须告他!可冷静下来一想——等等,真能起诉老师吗?该怎么起诉?会不会反而害了孩子?以后在学校更难做人?

今天咱们不绕弯子,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来跟你掏心窝子聊聊:到底什么情况下可以起诉老师,怎么走法律程序,又有哪些坑千万不能踩。

怎么起诉老师?孩子受委屈了,家长该不该告上法庭?


先别急着“告”,得看事情有没有达到“可诉”的程度

很多人以为“老师欺负我孩子”就是侵权,就能打官司,但法律不是情绪的出口,它讲的是证据和构成要件。

首先你要明确一点:老师是职务行为还是个人行为?

  • 老师正常批评学生,语气重了点,属于教育管理范畴,一般不构成违法;
  • 但如果老师动手打人、长期言语羞辱(比如当众说“你蠢得像猪”)、恶意孤立某个学生,这就可能涉嫌侵犯人格权、身体权,甚至构成侮辱或变相体罚。

这时候,才具备了“可诉”的基础。

另外还要注意:起诉对象是谁?

老师是学校雇员,通常他的教学行为属于“职务行为”,所以严格来说,你真正要告的,不是老师本人,而是他所在的学校,根据《民法典》第1191条,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

简单说:你告老师,法院大概率会把学校追加为被告,或者直接判学校赔钱。


起诉前,这几步一定要做扎实

别一冲动就去法院递状子,打官司拼的不是谁嗓门大,而是谁准备得充分。

第一步:收集证据,越全越好

  • 录音录像:如果有孩子讲述被体罚的过程,或家长与老师沟通时录下的对话(注意:合法取得,不能偷拍偷录侵犯隐私);
  • 医疗记录:孩子因为老师的言行出现心理问题、抑郁焦虑,有医院诊断书就是铁证;
  • 同学证言:其他孩子愿意作证,说明当时发生了什么;
  • 聊天记录:微信群、短信里老师说过激的话,截图保存;
  • 作业本/课本:上面有没有被撕毁、涂鸦、写侮辱性评语?

记住一句话:没有证据的支持,再委屈也是“你说的”

第二步:尝试协商与投诉

在正式起诉前,建议先通过正规渠道反映问题:

  • 向班主任、年级组长、校领导逐级反映;
  • 打教育局热线(12345转接),提交书面投诉;
  • 请求学校调查并出具处理意见。

这么做有两个好处:

  1. 给学校一个纠正错误的机会,避免矛盾升级;
  2. 这些投诉记录将来都能成为“学校明知却未处理”的证据,增强你的主张力度。

第三步:决定是否起诉,选对案由很关键

常见的诉讼类型有:

  • 人格权纠纷:适用于老师辱骂、贬损学生人格;
  • 健康权纠纷:适用于体罚导致身体受伤;
  • 教育机构责任纠纷:直接追究学校管理失职。

选择哪个案由,直接影响你能索赔多少、胜算多大,这时候,找个专业处理教育类案件的律师,真的很有必要。


以案说法:一个母亲的维权之路

我曾代理过一个真实案例。

一位小学五年级女生,因数学成绩差,被班主任多次在课堂上点名羞辱:“你怎么这么笨?你妈是不是也没读过书?” 孩子回家后开始失眠、厌学,后来被确诊为中度抑郁。

家长起初只是找学校沟通,结果校方轻描淡写地说“老师也是为了孩子好”,无奈之下,他们找到我。

我们做了三件事:

  1. 收集了孩子的心理咨询报告、医院诊断书;
  2. 提取了孩子与同学聊天记录中提到“每天害怕上学”;
  3. 调取了家长与老师微信沟通时对方承认“我说话是重了”的语音。

我们以“人格权纠纷”起诉学校和老师,要求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抚慰金5万元。

法院审理后认定:教师言语明显超出合理教育范围,构成对学生人格尊严的侵害,判决学校赔偿2.8万元,并责令老师书面道歉。

这个案子没让孩子退学,也没让老师丢工作,但它传递了一个信号:教育不是霸凌的遮羞布,老师也不能仗着“为你好”就肆意伤害孩子。


法条链接:这些法律规定你必须知道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990条:
    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

  • 《民法典》第1191条:
    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

  •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7条:
    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 《教师法》第8条:
    教师应当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这些不是摆设,而是你在维权时最有力的武器。


律师总结:理性维权,才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

我知道,很多家长来找我,眼里含着泪,手都在抖,他们不是想“报复”老师,而是想告诉世界:我的孩子不该被这样对待。

但我要提醒一句:起诉不是泄愤,而是寻求公正。

如果你真打算走这条路,请务必做到: ✅ 冷静分析事件性质,分清“严管”和“侵权”; ✅ 全面收集证据,不要靠口说无凭; ✅ 优先尝试沟通与调解,保留诉讼作为最后手段; ✅ 必要时请专业律师介入,避免程序失误导致败诉。

更重要的是,无论结果如何,请抱住你的孩子,告诉他:“爸爸妈妈站在你这边。”

那一句“我相信你”,比一场胜诉更有力量。

——
本文由执业律师原创撰写,结合真实办案经验,旨在为遭遇校园不当行为的家庭提供法律指引,如遇具体个案,欢迎私信咨询,我们将为你量身定制维权方案。

怎么起诉老师?孩子受委屈了,家长该不该告上法庭?,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上海离婚后多久能买二手房?律师教你避开这些坑!
« 上一篇43秒前
×
09
2025 10

怎么起诉老师?孩子受委屈了,家长该不该告上法庭?

说实话,当家长听到孩子在学校被老师体罚、辱骂,甚至遭受不公平对待时,心里那股火“噌”地就上来了,第一反应往往是...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