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资产收益率怎么算?一招看懂企业赚钱能力的真实密码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困惑——朋友聊起某家上市公司,张口就是“这家公司ROE连续五年超过20%”,听得你一头雾水?ROE是什么?跟咱老百姓有啥关系?其实啊,这个看似高大上的财务术语,说白了就是净资产收益率(...
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工资年年涨,信用卡额度蹭蹭提,朋友圈晒车晒房也越来越多,可到年底一算账,怎么还是“月光”甚至负债累累?其实啊,很多人搞不清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到底什么是净资产?它又该怎么算?
今天咱们不讲那些高大上的财务模型,也不甩一堆专业术语把你绕晕,我就用大白话,带你把“净资产”这事儿掰开揉碎,让你真正看清楚自己手里的“真实家底”。
先划重点:净资产 = 所有资产 - 所有负债
就这么简单的一道减法题,但90%的人都算错,或者压根没算过。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小李在一线城市工作,月薪两万五,开着一辆30万的车,住在一套贷款买的房子里,卡里还有8万存款,听起来是不是挺体面?
我们来帮他算一笔账:
他的资产包括:
资产合计:553万
他的负债包括:
负债合计:336万
那他的净资产是多少?
👉 553万 - 336万 =217万
看到没?虽然他每个月花得不少,但整体来看,净资产还是正的,说明他在“积累财富”的路上走得还算稳。
但如果你只看他卡里的8万块,或者只听他说“我月薪两万五”,那你对他的经济状况判断就是片面的,甚至是误导的。
因为这是衡量你“抗风险能力”的核心指标。
你想啊,万一突然失业、生场大病,或者公司裁员,你靠什么撑过去?是那点工资吗?不是,是你手头能变现的资产,减去你还得还的钱——也就是你的净资产。
别再只盯着工资条和消费额度看了,真正决定你人生底气的,是那个被大多数人忽略的数字:净资产。
把“资产”当“净资产”
很多人说:“我房子值500万!”但不说房贷还有400万,净下来才100万,光说资产不说负债,就像报体重不说身高,毫无意义。
忽略隐形负债
比如花呗分期、白条、朋友间的借款、甚至答应父母要还的钱……这些没写在征信上的,也得算进去,否则你的净资产就是在“注水”。
高估资产价值
别把“挂牌价”当“市场价”,你那辆车二手平台挂30万,实际能卖20万就不错了,房子同理,流动性差,打折才能出手。
忽视非现金资产的变现难度
你有100万股票?很好,但如果明天急用钱,能立刻变现且不亏损吗?不能的话,这部分资产的“实际可用性”就要打折。
去年我代理过一个离婚案,男方自称“企业主”,名下有房有车,朋友圈天天晒高端饭局,妻子一直以为家里挺有钱。
可一查财产,真相让人大吃一惊:
最后算下来,他的净资产接近负200万。
妻子震惊不已:“我一直以为我们是有产家庭,结果背了一身债还不知道。”
这个案子让我深刻意识到:很多人活在“数字幻觉”里,直到危机来临,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
而如果他们早几年认真算过一次净资产,或许人生选择会完全不同。
虽然“净资产”这个词更多出现在财务领域,但在法律实务中,它贯穿多个场景:
换句话说,法律不看你朋友圈多风光,只看你能拿出多少“真家伙”来承担责任。
朋友们,我说句扎心的实话:
在这个时代,不会算净资产的人,永远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你赚多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留下多少;
你拥有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不是真的属于你;
别人怎么看你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法律和现实面前,能不能站得住脚。
从今天起,建议你每年做一次“个人资产负债表”:
这不仅是理财的第一步,更是成年人对自己负责的基本态度。
真正的富有,不是挥霍的能力,而是沉淀的厚度。
你今天的每一个数字,都在悄悄写下你十年后的生活剧本,别让它写满遗憾。
—— END ——
净资产怎么算?一招看懂你的真实家底,别再被表面数字骗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工资年年涨,信用卡额度蹭蹭提,朋友圈晒车晒房也越来越多,可到年底一算账,怎么还是“月光”...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