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与到底怎么写才有效?送出去反悔了能要回来吗?

普法百科35秒前1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一时心软,把房子过户给亲戚;朋友借钱不还,干脆说“这钱就当送你了”;或者逢年过节给孩子一大笔压岁钱,结果后来关系闹僵,心里开始打鼓:“这东西送出去了,还能拿回来吗?”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聊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的话题——赠与怎么写才有效?送出去反悔了能不能要回来?

赠与到底怎么写才有效?送出去反悔了能要回来吗?


赠与不是一句话的事,写清楚才不吃亏

很多人觉得,赠与嘛,口头说一句“这车送你了”就行,可真到出事的时候才发现——没写清楚的赠与,就像没签合同的合作,全靠感情撑着,一翻脸就崩盘。

法律上讲,赠与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行为,听起来简单,但关键在于——必须真实、自愿、合法,并且最好有书面凭证。

特别是涉及房产、车辆、大额现金这类高价值财产,光靠嘴说,风险极高,为什么?因为一旦发生纠纷,你说你送了,对方说没收到、没答应,或者说是借款、代持,你怎么证明?

一份清晰、规范的赠与协议,就是你的“后悔药保险单”。

那这份协议该怎么写?记住这几个核心要点:

  1. 明确双方身份信息(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
  2. 详细描述赠与财产(比如房产地址、车牌号、金额等)
  3. 写明“无偿赠与”性质,避免被误认为借款或交易
  4. 是否附条件?是否可撤销?这点特别重要!
  5. 签字+日期+必要时公证

举个例子:你想把一套老房子送给儿子结婚用,可以在协议里写清楚:“本人自愿将位于xx区XX路XX号的房产无偿赠与儿子张某,该赠与不附任何回报义务,但若其未来未履行赡养义务,本人有权依法撤销赠与。”

你看,这一句“附义务”,就给你留了后路。


以案说法:父亲赠房给儿媳,离婚后想收回,法院怎么判?

老李早年丧偶,独子小李结婚后生活拮据,为了帮孩子安家,老李把自己名下一套房过户给了儿媳王某,当时没签协议,只在过户时口头说:“这房给你们小两口住,好好过日子。”

五年后,小两口感情破裂离婚,房子被判归王某所有,老李傻眼了:“这是我给儿子的,怎么能给她?”于是起诉要求确认赠与无效,要回房子。

法院审理后认为:

  • 房产已登记在王某名下,视为已完成赠与;
  • 老李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当初赠与时明确限定“仅赠儿子”或“附条件”;
  • 口头赠与虽成立,但无法推翻产权登记效力。

最终判决:赠与有效,房子归王某,老李败诉。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没有白纸黑字,再亲的关系也扛不住法律的冰冷逻辑。


法条链接:这些规定你得知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

  • 第六百五十七条: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 第六百五十八条: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得任意撤销。
  • 第六百六十一条:赠与可以附义务,受赠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不履行的,赠与人可撤销赠与。
  • 第六百六十三条: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其近亲属合法权益的,赠与人有权撤销赠与。

看到没?法律其实给了你很多“反悔权”,但前提是——你得在规则内操作。


律师总结:赠与不是情绪,而是责任

赠与,表面上是情分,背后其实是法律行为。
你可以出于爱、出于亲情、出于感激去送东西,但千万别把“善良”当成“盲目”。

我常说一句话:“好心办坏事,往往是因为少了张纸。”

想要赠与有效、不留隐患,记住三点:

贵重财产一定要签书面协议,哪怕对方是你最亲的人;
明确是否附条件,你要照顾我养老”“不能转卖”等;
必要时做公证,尤其是房产、股权这类大额资产,公证后几乎不可撤销,但也更安全可靠。

最后提醒一句:赠与不是终点,而是责任的开始。
送出去的东西,可能再也拿不回来;但写清楚的赠与,哪怕将来反悔,你也握有主动权。

别让“我以为”毁了“我本可以”。
赠与怎么写?现在你知道答案了。

赠与到底怎么写才有效?送出去反悔了能要回来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被人打伤成轻伤,赔偿款该咋要?对方耍赖不给咋办?
« 上一篇2分钟前
×
07
2025 10

赠与到底怎么写才有效?送出去反悔了能要回来吗?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一时心软,把房子过户给亲戚;朋友借钱不还,干脆说“这钱就当送你了”;或者逢年过节给孩...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