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被银行狂发催收短信?别慌,这三步教你反客为主!

金融债务35秒前1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某天手机突然“叮咚”一声,紧接着一条冷冰冰的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行的贷款已逾期XX天,请尽快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可能采取法律措施。”
没过两小时,又来一条:“最后一次提醒,若未及时处理,将启动司法程序。”
短短几天,十几条短信轮番轰炸,语气从“温馨提示”到“最后通牒”,搞得你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甚至开始怀疑人生。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让人头皮发麻的话题:贷款逾期后,银行疯狂发催收短信,我们到底该怎么办?是默默忍受,还是可以依法反击?

贷款逾期被银行狂发催收短信?别慌,这三步教你反客为主!


咱们得搞清楚一件事:银行发催收短信,合法吗?

答案是:合法,但有前提。

银行作为债权人,当然有权催收欠款,但这个“权”不是无边界的,它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行,不能侵犯你的隐私权、名誉权和人格尊严,换句话说,催收可以,但不能“越界”。

举个例子:
如果银行只是通过官方号码给你发短信,提醒你还款,内容客观、语气平和,那没问题,这是正常履职。
但如果短信里出现“老赖”“滚去还钱”“再不还钱就上门抓人”这类侮辱性、恐吓性语言,甚至把你的欠款信息群发给通讯录好友——这就已经涉嫌违法了!

更离谱的是,有些第三方催收公司打着银行旗号,一天发十几条短信,凌晨两点还在“问候”,严重干扰你的正常生活,这种行为,早就超出了合理催收的范畴,变成了变相骚扰。


那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普通人该怎么应对?

记住这三步,关键时刻能救命:

第一步:冷静保存证据。
别一怒之下删短信!每一条催收短信、每一个陌生号码的来电记录,都要截图保存,尤其是那些带有威胁、辱骂内容的,更要重点标注,这些将来都可能成为维权的关键证据。

第二步:明确表达立场。
你可以通过短信或书面形式,正式回复银行或催收方:“本人已知悉债务情况,正在积极筹措资金,但请贵方依法合规催收,不得使用侮辱、恐吓、骚扰等方式,如继续违规催收,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这一招看似简单,实则非常有效,很多催收方看到你“懂法”,反而会收敛。

第三步:主动沟通,争取协商。
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与其被追着跑,不如主动联系银行,说明实际困难,申请延期、分期或减免部分利息,很多银行都有“困难客户帮扶机制”,只要你态度诚恳、方案可行,往往愿意坐下来谈。


以案说法

2023年,杭州的李先生因生意周转不灵,房贷逾期45天,期间,他每天收到七八条催收短信,其中一条写着:“再不还钱,法院见,老婆孩子都抬不起头!”
李先生不堪其扰,将所有短信公证留存后,向银保监会投诉,并起诉该银行合作的催收公司侵犯人格权,法院审理认为,催收信息含有明显贬损性语言,超出必要限度,构成对公民人格尊严的侵害,最终判决催收公司赔偿精神损失费5000元,并公开道歉。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但只要你敢站出来,法律一定站在你这边。


法条链接

  • 民法典》第1032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 《民法典》第990条: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
  •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13条:催收人员不得使用暴力、恐吓、侮辱、诽谤等手段催收,不得频繁致电骚扰债务人及其联系人。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9条:经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泄露、滥用。

朋友们,贷款逾期确实会影响信用,也可能带来催收压力,但这绝不意味着你要任人宰割。
催收≠羞辱,债务≠奴役。
银行有权要钱,但无权践踏你的人格;你可以暂时没钱,但不能永远无知。

面对催收短信,既不要恐慌逃避,也不要情绪对抗,用法律武装自己,用理性解决问题。
真正的强者,不是从不跌倒,而是跌倒后知道怎么体面地站起来。

下次再收到那种让你心慌的催收短信,不妨深呼吸,然后对自己说一句:
“我知道我在哪条路上,也知道自己该怎么走。”

——这,就是法律赋予我们的底气。

贷款逾期被银行狂发催收短信?别慌,这三步教你反客为主!,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逾期欠费哪里能查出?后果严重怎么办?
« 上一篇2分钟前
×
07
2025 10

贷款逾期被银行狂发催收短信?别慌,这三步教你反客为主!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某天手机突然“叮咚”一声,紧接着一条冷冰冰的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行的贷款已逾...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