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会发短信提醒吗?收到这类短信别慌,但更要警惕这3个真相!
半夜手机突然“叮”一声,一看是银行发来的短信——“您尾号XXXX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那一刻,心跳加速、手心冒汗,脑子里瞬间闪过无数个问号:“我明明记得还了啊?”“是不是系统出错了?...
“我最近手头紧,车贷先缓一缓,反正银行也没打电话,也没发短信,是不是还没发现?”
或者更有人理直气壮:“我根本没收到任何通知,凭什么说我逾期?”
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件事——车贷款逾期到底会不会有短信通知?没收到短信就能赖账不还吗?
说实话,这问题看似简单,但背后牵扯的法律逻辑、合同义务和信用风险,可一点都不轻松。
答案是:大多数情况下,会。
现在正规金融机构,无论是银行还是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你办理车贷时,都会要求你提供手机号,并签署《个人信息授权书》和《还款提示服务协议》,也就是说,发短信提醒,其实是他们风控流程中的标准动作。
一旦你还款日过了还没还上,系统通常会在当天或次日凌晨自动触发三条信息:
这些不是“好心提醒”,而是合规留痕的一部分,金融机构必须证明他们履行了告知义务,万一将来打官司,这些短信记录就是证据。
但注意!有没有短信,不影响你违约的事实。
就像你租房子,哪怕房东没打电话催你交房租,你也不能说“我没收到通知,所以不算违约”吧?一样的道理。
确实有人反馈:“我查了手机,一条都没收到!” 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常见原因有几种:
但这些理由,在法律上都站不住脚。
因为你在签贷款合同时,白纸黑字写着:“借款人提供的联系方式如有变更,应主动通知贷款人。”
换言之,是你有义务保持联系畅通,而不是银行必须找到你。
我见过太多人因为“没收到短信”而心存侥幸,结果一查征信,已经连着三个月“逾期”标注得清清楚楚,等想去申诉,银行甩出一串系统发送记录:“我们早就发了,运营商显示已送达。”
这时候你再说“我没看见”,法院不会采信。
因为法律讲究的是“合理通知方式”,短信、电话、邮件、APP推送,只要用了一种且符合合同约定,就算尽到告知义务。
更严重的后果还在后面:
你说冤不冤?其实一点都不冤。
从你签下合同那一刻起,还款就是你的铁律义务,不因是否收到提醒而改变。
去年有个真实案例:杭州的李先生做网约车司机,某月收入骤降,车贷就没还,他心想:“反正没人联系我,估计还能宽限几天。”
结果一个月后,他发现车不见了,调监控一看,半夜被人用平板车拖走了。
他报警,警察一查:这是融资租赁公司依法收回抵押物,手续齐全,不构成盗窃。
后来李先生起诉公司“未提前通知”,但法院调取通信记录发现,对方前后发了5条短信、打了3通电话(未接通),并寄过书面催告函(签收记录在案)。
最终判决:驳回诉求,李先生还需补缴拖车费和违约金共1.8万元。
法官当庭说了一句很扎心的话:
“现代金融社会,不能靠‘假装不知道’来逃避责任。”
👉 解读:你不还款的行为本身,就已经构成违约,无需等到“正式通知”。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一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国家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五条:
信息提供者向征信机构提供个人不良信息,应当事先告知信息主体本人,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 注意:这条规定的是“应当事先告知”,但实践中,合同中约定的短信、邮件等方式即视为有效告知。
作为从业十几年的金融法律律师,我想告诉你最实在的一句话:
在债务面前,沉默不是保护伞,无知更不是免死金牌。
车贷逾期会不会发短信?会,而且大概率会连环轰炸。
但即使没收到,你也逃不掉法律责任。
真正聪明的做法是:
✅ 每月设置还款提醒(手机日历+自动扣款)
✅ 换号码第一时间去银行更新
✅ 如果真遇到困难,主动联系银行申请展期或分期重组
✅ 别等到被拖车、被起诉才后悔莫及
信用是你在这个社会行走的隐形身份证,毁掉它只要一次逾期,重建它却要五年光阴。
别让一条没看到的短信,毁了你几年的努力。
该还的钱,一分都不能少;该负的责任,一天都躲不掉。
这才是成年人最基本的担当。
车贷逾期会发短信提醒吗?没收到通知就不用还?别天真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我最近手头紧,车贷先缓一缓,反正银行也没打电话,也没发短信,是不是还没发现?” 或者更有人理直气壮:“...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