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贷逾期会发短信提醒吗?没收到通知就不用还?别天真了!
“我最近手头紧,车贷先缓一缓,反正银行也没打电话,也没发短信,是不是还没发现?” 或者更有人理直气壮:“我根本没收到任何通知,凭什么说我逾期?” 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件事——车贷款逾期到...
“我最近手头紧,先缓几天再还贷款,反正银行也没给我发短信催收。”
或者心里嘀咕:“我都逾期好几天了,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是不是他们没发现?”
更有甚者,干脆把手机一关,觉得“眼不见心不烦”,只要没收到短信,就不算真逾期。
作为一名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必须严肃地告诉你:贷款逾期会不会收到短信,根本不影响你的法律责任,哪怕你一个字都没收到,该还的钱一分也不能少,后果可能还更严重!

先说结论:大多数正规金融机构在你逾期后,确实会通过短信、电话、APP推送等方式进行提醒,这是他们的风控流程之一,也是合规要求的一部分,比如你在某银行办了房贷,逾期第一天,大概率会收到一条“尊敬的客户,您尾号****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的提示短信。
但——请注意这个“但”——有没有收到短信,并不能成为你逃避责任的理由。
为什么?因为合同里早就写明白了,你签贷款合同时,白纸黑字写着“借款人应按时足额偿还本息”,也约定了联系方式变更需主动告知,也就是说,银行有义务提醒你,但没有义务确保你“看到”或“收到”,如果你换了手机号没更新,或者把短信当垃圾信息过滤了,那责任在你不在银行。
更关键的是,有些机构根本不会第一时间发短信,比如某些小贷平台或助贷机构,可能等到逾期7天、15天甚至30天才开始催收,你以为“风平浪静”,其实征信黑名单已经在悄悄生成。
很多人对逾期的认知停留在“催收=麻烦开始”,但真相是:真正的麻烦,在你逾期的第一分钟就开始了。
举个例子:你有一笔消费贷,每月15号还款,今天已经是18号,你还没还,这时候你没收到短信,觉得“还好”,可实际上:
等到第5天,你终于收到一条短信:“您已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
你慌了,赶紧还上,但你知道吗?哪怕你还清了,这笔“逾期记录”已经永久留在你的征信报告里,未来五年买房、买车、办信用卡都会被打上“高风险”标签。
这就是典型的“你以为没事的时候,其实最危险”。
我曾经代理过一个真实案件,当事人张先生,公务员,资质良好,去年申请一套学区房的按揭贷款,材料齐全,收入稳定,银行初审通过,但在最后放款阶段,突然被拒。
他百思不得其解,找到我咨询,我们调取了他的征信报告,发现两年前有一笔网贷逾期23天,虽然早已结清,但记录清晰可见,他坚决否认:“我不可能逾期!我从来没收到过催收短信!”
我们联系原贷款平台调查,结果令人唏嘘:平台确实在逾期第3天发送了短信,但张先生当时换了手机号,未在平台更新信息,系统按合同约定履行了通知义务,法律上视为有效送达。
银行以“历史信用不良”为由拒绝放贷,张先生不仅错失心仪房源,还赔了定金8万元,他在办公室红着眼对我说:“我就以为没消息就是好消息……哪知道沉默才是最狠的惩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规定: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又依据第六百七十四条规定: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
“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
这意味着:
✅ 你还钱的义务不因“未收到提醒”而免除;
✅ 逾期事实一旦发生,无论是否知情,都会记入征信;
✅ 银行按合同预留联系方式发送通知,即视为有效通知。
朋友们,现实不是电视剧,不会有催收员打电话还温柔提醒“亲,记得还款哦”。
金融世界讲究规则与证据,而你的每一次逾期,都在无声地书写你的信用履历。
我的建议很明确:
沉默的短信箱,不代表安全的人生账户。
你今天的每一个还款决定,都在为五年后的自己投票。
作为律师,我见过太多人因为一时疏忽,换来多年懊悔。
愿你不再问“会不会收到短信”,而是问自己:“我准备好按时履约了吗?”
这才是对自己信用最好的保护。
贷款逾期会收到短信提醒吗?没接到通知就不用还钱了?别天真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我最近手头紧,先缓几天再还贷款,反正银行也没给我发短信催收。” 或者心里嘀咕:“我都逾期好几天了,怎么一点...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