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退票怎么退?手把手教你避坑,关键时刻省心又省钱!
订好了高铁票、飞机票,甚至演唱会门票,结果临时有事去不了,急着退票却发现不知道从哪儿下手?更糟的是,点来点去不是扣手续费太高,就是提示“不可退”,气得直拍桌子,别急,今天我就以一个从业十几年的律师视角...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抢到演唱会门票、高铁票、飞机票,结果临时有事去不了,急着退票却发现流程复杂、手续费高得离谱,甚至点来点去还退不了?更惨的是,有些平台压根不提示“不可退”,等你想退才发现已经踩了坑。
别急,今天我就以一个从业十几年的律师视角,用最接地气的大白话,给你把“网上退票”这件事掰开揉碎讲清楚,不是复制粘贴操作指南,而是告诉你:什么时候能退、怎么退最划算、哪些坑千万别踩,以及万一被平台“套路”了该怎么办。
很多人以为买了票就一定能退,其实大错特错,现在大多数在线购票平台(比如12306、大麦网、携程、飞猪等),都会在下单前明确标注“可退/不可退/有条件退”,这个信息往往藏在小字里,稍不注意就错过了。
举个例子:
你买了一张周杰伦演唱会的票,页面写着“限时特价,一经售出不退不换”,这8个字就是法律上的“免责条款”,一旦你点击确认购买,就等于你接受了这个规则,这时候再想退?基本没戏。
下单前一定要盯紧退改签政策,别光顾着抢票,忘了看“后路”。
这是最规范的系统。
而且支持全程线上操作:打开12306 App → 订单 → 未出行订单 → 选择退票 → 确认退款,钱一般1-7个工作日内原路退回。
⚠️ 注意:如果用了“候补购票”,一旦兑现成功,就不能取消,只能按上述规则退票。
这里水就深了。
经济舱折扣票,很多是“特价不退”或“退票费高达全价”,比如你花800买的机票,退票可能扣你1500,比票价还贵!
建议:
这类票最坑人。
很多打着“实名制”的旗号,说是为了防黄牛,结果连“本人不去”都不给退,哪怕你提前一周申请。
但注意!根据《民法典》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种“一刀切不退”的条款,如果是格式合同且未显著提示,可能属于无效条款,也就是说,平台不能随便说“不退就不退”。
如果你遇到了以下情况:
那你就有权主张权利了。
三步走:
平台不能利用技术手段或模糊条款剥夺消费者的合理退票权。
小李花了1280元在某票务平台买了张演唱会门票,购票时页面只写了“支持退票”,但没写具体规则,结果临行前发烧,申请退票时被告知要扣90%手续费,也就是1152元。
小李不服,投诉到消协,经调查发现,该平台未在购票关键页面显著提示高额退费标准,属于“未履行告知义务”,最终平台退还部分手续费,共返还800元。
法院认为:经营者对重大利害关系条款负有明确说明义务,未显著提示的,消费者可主张该条款不成为合同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
格式条款提供方应采取合理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未履行提示义务的,对方可主张该条款不成为合同内容。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
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否则该内容无效。
《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第十二条:
在线旅游经营者应当公开产品和服务信息,明确告知退改政策,不得设置不公平交易条件。
网上退票,不是你想退就能退,也不是平台说了算。核心在于:知情权、公平性和合理性。
作为消费者,你要做的三件事:
✅ 下单前看清退改规则,截图留存;
✅ 遇到不合理扣费,别忍气吞声,收集证据维权;
✅ 你的每一次较真,都在推动市场更透明、更公平。
我常说一句话: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该退的票,一分都不能少;不该扣的钱,一分都不能多。
下次再遇到退票难题,别慌,先深呼吸,然后按我说的一步步来——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网上退票怎么退?手把手教你避坑,关键时刻能省上千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抢到演唱会门票、高铁票、飞机票,结果临时有事去不了,急着退票却发现流程复杂、手续费高得离...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