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了,收到催款短信心慌慌?教你一眼识别真假、应对有方!
半夜手机“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您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上报征信并采取法律措施!”心跳瞬间加速,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完了完了,这下信用要毁了”,别急,先深呼吸,今天咱们不讲干巴巴的法...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凌晨两点手机突然“叮”一声,屏幕亮起一条短信:“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上报征信并采取法律措施。”
心跳瞬间加快,手心冒汗,脑子里一片空白——这到底是真的还是诈骗?该不该点开链接?要不要马上打钱?
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每天都会接到类似的咨询,很多人不是不想还,而是被突如其来的“逾期通知”搞得六神无主,要么病急乱投医,要么干脆破罐子破摔,我就从法律角度,手把手教你怎么看懂、怎么应对、怎么保护自己。
咱们得学会分辨“真催收”和“假恐吓”,真正的金融机构或持牌助贷平台发来的逾期提醒,通常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信息完整清晰
包含你的姓名(或部分脱敏)、贷款产品名称、逾期天数、应还金额、最后还款日等基本信息。
“张先生,您在XX银行‘快贷’产品中借款5万元,当前逾期12天,欠款本息合计51,800元,请于3日内结清,避免影响个人征信。”
用语规范,不带威胁性词汇
正规短信不会说“再不还就上门抓人”“把你照片发朋友圈”这类话,常见表述是“可能影响信用记录”“将依法采取后续措施”。
提供官方联系方式
真正的通知会附上客服电话、官网网址或APP入口,而不是让你加微信、点不明链接。
无诱导点击行为
如果短信里有短链接,尤其是以“02x.cn”“kurl.cc”这类域名结尾的,99%是钓鱼网站,千万别点!
反观那些高仿短信,往往语气夸张:“紧急通知!法院传票已生成!”“家人将被列为失信人!”这种一听就是心理施压,目的就是让你恐慌转账。
别急着还款,也别直接拉黑,按下面三步走,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第一步:核实身份与债务真实性
打开你当初办理贷款的APP或登录银行官网,查看账户状态,也可以拨打官方客服(必须是从官网查到的号码),确认是否真的逾期。
特别提醒:不要回拨短信里的电话!很多“客服”其实是第三方催收公司,甚至可能是骗子伪装的。
第二步:保留证据,防止被骚扰
把短信截图保存,包括发送时间、号码,如果对方频繁打电话、发消息威胁你或家人,这些都可以作为证据,向银保监会或公安机关投诉。
第三步:协商处理,争取宽限期或分期
如果你确实暂时困难,主动联系贷款机构说明情况,很多银行对首次轻微逾期(如30天内)可以申请“征信异议”或延期还款。坦诚沟通比逃避更有效。
去年,我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李女士因为疫情失业,信用卡和网贷一共逾期了两万多,某天她收到一条短信:“您的贷款已被移交司法程序,限24小时还款,否则冻结全部银行卡。”
她吓得立刻用微信扫了短信里的二维码,跳转到一个“还款通道”,分三次转了1.8万元,结果钱没到账,对方失联,后来发现,那个号码根本不是银行的,而是一个虚拟运营商注册的。
我们协助她报警,并通过银行调取交易记录,最终追回部分资金,但这件事给她造成了巨大心理压力,甚至一度抑郁。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情绪失控是骗局的最大帮凶。面对逾期,最怕的不是债务本身,而是被恐惧牵着鼻子走。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1032条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明确要求:
也就是说,哪怕你欠钱,催收也不能“乱来”,一旦越界,你可以依法维权。
最后我想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谁都有难的时候,逾期不是原罪,逃避才是。
一条短信,不该成为压垮你的最后一根稻草,真正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冷静下来,看清事实,理性应对。
写这份“贷款逾期通知短信模板”不是为了教你怎么编短信,而是帮你读懂背后的规则与风险,你看懂了格式,就掌握了主动权;你知道了底线,就不容易被拿捏。
✅ 正规通知讲事实,不吓人;
✅ 所有操作走官方渠道;
✅ 遇到威胁,第一时间取证举报;
✅ 实在困难,坦诚沟通比躲债强百倍。
生活总有波折,但只要你在光里行走,就不怕阴影跟随。
我是律师老陈,愿你每一次困境,都能变成成长的台阶。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凌晨两点手机突然“叮”一声,屏幕亮起一条短信:“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