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年车险怎么买?老司机都容易踩坑,这份避雷指南请收好!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经历——第一年买车时,4S店销售热情推荐、保险公司电话轰炸,各种套餐眼花缭乱,稀里糊涂就买了,可到了第二年,车险到期了,自己反倒懵了:该续保哪家?要不要换公司?哪些项目必须买?便宜的...
说到买车,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挑车型、比价格、谈配置,但真正把车开上路,有件事比选车还重要——那就是车险怎么买,别以为随便找个保险公司、交个钱就完事了,一不小心,可能多花几千块不说,出了事故才发现保的和想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我干了十几年律师,处理过上百起交通事故理赔纠纷,八成以上的车主在买保险时都踩过坑:要么买了重复保障,要么关键项目没保全,出事了保险公司一句“不在责任范围内”直接打脸,今天我就用大白话,手把手教你聪明买车险,不花冤枉钱,关键时刻真顶用。
现在市面上主流的车险分两大类:交强险和商业险,交强险是国家强制要求买的,不买不能上路,但它保额低(最高18万伤残赔偿),根本不够赔一次大事故,所以真正起作用的是商业险。
商业险里,这三项是核心必备:
第三者责任险(三者险)
这是最重要的!万一你撞了豪车、撞了人,自己要赔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三者险就是你的“救命稻草”,建议至少买200万起步,一线城市建议300万以上,现在路上兰博基尼都不稀奇,撞一下修车费七八十万,没高保额你得卖房。
车损险
车被撞了、泡水了、自燃了、被树砸了……这些都能赔,以前还要单独买涉水险、玻璃险等附加险,现在改革后,车损险已经“打包”了这些项目,性价比很高,新手尤其建议买。
车上人员责任险(司机+乘客)
别只顾着保车,人更重要,万一自己或家人受伤,这个险能报销医疗费用,虽然额度不高,但聊胜于无。
至于那些所谓的“划痕险”“轮胎单独损坏险”“新增设备损失险”,大多数情况下真没必要,除非你开的是限量版跑车天天停路边,否则保费贵、理赔难,纯属凑单用。
别只看总价便宜,要看保障内容
有些保险公司报价低,是因为三者险只给50万,或者不包含医保外用药责任险,一旦出事,自费药部分不赔,你自己掏腰包,一定要对比明细!
利用“无赔款优待系数(NCD)”省钱
连续几年不出险,第二年保费能打6折甚至更低,但如果一年出两三次险,保费可能翻倍,所以小刮小蹭,修车费几百块的,建议自掏腰包,别轻易报案。
选择靠谱渠道,但别迷信4S店
4S店卖保险方便,但通常捆绑销售,价格虚高,建议通过保险公司官网、官方APP或正规代理平台比价购买,重点:一定要确认是正规保单,电子保单也具法律效力。
记得加“医保外用药责任险”
很多人不知道这个附加险,但它特别实用,交通事故中伤者用的进口药、特效药很多不在医保目录内,原本这部分要自己承担,加了这项,保险公司也能赔,每年多花几十块,关键时刻省几万。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张先生开车追尾一辆特斯拉,对方车损鉴定花了42万,他当时为了省钱,只买了交强险和50万三者险,觉得“反正不会出大事”。
结果呢?交强险赔了2000,三者险赔了50万,剩下的近37万要他自己承担,更惨的是,伤者用了进口药,医保外花费8万多,他又没买医保外用药险,一分不报。
最后法院判他全额赔偿,工资被冻结,房子差点被执行,他后来跟我说:“早知道多花一千块买足保额,哪会落到这地步。”
这就是典型的“省小钱,吃大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七条:
“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
“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而商业险则依据《保险法》第十三条:
“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保险合同成立,依法成立的保险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也就是说,只有签了合同、交了保费,保障才生效,口头承诺、微信截图都不算数,一定要拿到正式保单。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车险不是花钱,而是转移风险,你花几千块买的不是一张纸,而是一份安心,是在意外来临时,不至于让全家陷入经济危机的“安全网”。
买车险,不要图便宜,也不要盲目堆高保额,关键是买对项目、保足风险、看清条款,特别是三者险和车损险,宁可多花点,也不能少保。
记住一句话:你希望永远用不上车险,但一旦需要,它必须能兜住你。
下次续保前,不妨花半小时认真看看保单,问问自己:如果明天出事,我的保险够吗?
答案要是“够”,那才是真正的省钱。
说到买车,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挑车型、比价格、谈配置,但真正把车开上路,有件事比选车还重要——那就是车险怎么买,别...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