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在合同里写错一个字,可能赔光一套房?律师教你避坑!
最近代理一个案子,当事人老张因为一份运输合同里的“目的地”写错一个字,赔了30多万,听起来离谱?但现实中,“目的地”的表述偏差,往往是纠纷的导火索,今天就从法律角度聊聊,怎么把“目的地”写得滴水不漏。...
"不就是填个公司名称吗?"——很多财务人员初次接触发票抬头时都有这种想法,直到某天税务稽查上门,才发现那些被随手写错的抬头名称,竟可能让企业面临补税、罚款甚至刑事责任。
发票抬头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作为企业经营中最高频接触的税务凭证,抬头填写不仅关系着能否顺利报销,更直接影响增值税抵扣、成本列支等关键税务处理,笔者处理过数十起因抬头错误引发的税务争议案件,现结合实务经验,为你拆解其中的法律风险要点。
核心填写规范必须掌握:
2021年上海某科技公司因财务人员将"智能"误写为"智通",导致58万元专票无法抵扣,税务机关认定该发票购买方名称与实际受票企业不符,不仅要求转出已抵扣进项税,还按日加收滞纳金,企业申诉时发现:合同、付款流水与发票抬头三者名称不一致,最终败诉。
此案揭示的法律要点:
形式审查:建立抬头录入双人复核机制,重点核对:
实质审查:
补救措施:
发现抬头错误应在当月作废重开
跨月发票需开具红字发票流程
(小贴士:建议在报销制度中明确"抬头错误不予报销"条款,从源头降低风险)
下次填写发票抬头时,不妨多花30秒核对细节,税务合规就像开车系安全带——麻烦一时,安全一世,关于发票管理的其他实务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发票抬头填错一个字,公司可能损失上万元?资深律师教你避坑指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这些细节90%的人都忽略了 "不就是填个公司名称吗?"——很多财务人员初次接触发票抬头时都有这种想法,直到某...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