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后,催收给家人发信息合法吗?附应对模板与法律指南

金融债务34秒前1

网贷逾期后,催收天天给我爸妈发短信,甚至威胁要上门,这合法吗?”

这是很多负债人最头疼的问题,网贷逾期后,部分催收机构为了施压,会疯狂联系借款人的家人、朋友,甚至群发带有恐吓性质的信息,再不还款就起诉你儿子”“已提交法院,准备强制执行”等,这种行为不仅给借款人带来巨大心理压力,也让无辜的家人陷入恐慌。

网贷逾期后,催收给家人发信息合法吗?附应对模板与法律指南

催收是否有权给借款人的家人发信息?借款人该如何应对?我们就从法律角度分析,并附上应对催收骚扰的实用模板


催收给家人发信息,合法吗?

根据《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借款合同具有相对性,即债权债务关系仅存在于借款人和贷款机构之间,家人并非合同当事人,催收无权直接向他们施压

但现实中,很多催收机构会以“联系紧急联系人”或“核实借款人情况”为由,频繁拨打家人电话或发送短信,这种行为是否合法,取决于两点:

  1. 是否泄露借款人隐私

    • 如果催收在短信中明确提到“XXX欠款未还”,甚至附上借款金额、逾期天数等,属于泄露个人信息,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0条。
    • 如果只是模糊地说“请转告XXX尽快处理债务”,则可能被认定为“合理催收”,但仍需结合具体情形判断。
  2. 是否涉及威胁、恐吓

    如果短信内容包含“不还款就上门”“起诉全家”等威胁性语言,可能构成软暴力催收,违反《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13条。


家人收到催收短信,如何应对?(附模板)

催收短信示例

“【XX金融】尊敬的家属,您儿子/女儿XXX在我司借款已严重逾期,如不及时处理,将影响其征信并可能面临法律诉讼,请督促还款,联系电话:XXX”

家人回复模板

(1)冷静核实型

“您好,我是XXX的家人,关于您提到的债务问题,请直接联系借款人本人,如继续骚扰无关人员,我们将保留向监管部门投诉的权利。”

(2)法律警告型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0条,未经允许向第三方披露债务信息属于违法行为,请立即停止发送此类短信,否则我们将向银保监会及公安机关举报。”

(3)明确拒接型

“本号码与债务无关,如再次收到催收信息,我们将依法追究责任。”


以案说法:催收骚扰家人,法院怎么判?

案例:2022年,某网贷平台因频繁向借款人父亲发送“不还款就上征信黑名单”等短信,被起诉至法院,法院认定,平台在未取得借款人同意的情况下,向其家人发送带有施压性质的短信,构成“不当催收”,判决平台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3000元,并书面道歉。

律师分析:该案的关键在于,催收行为超出了“必要限度”,且未证明已获得借款人授权联系家人,法院支持了借款人的诉求,说明违规催收行为可能面临法律制裁


法条链接:这些规定保护你的权利

  1.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0条

    “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

  2.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13条

    “催收人员不得骚扰债务无关人员,不得使用恐吓、侮辱性语言。”

  3. 《民法典》第1033条

    “除法律另有规定或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电话、短信等方式侵扰他人私人生活安宁。”


律师总结:如何合法应对网贷催收?

  1. 对借款人

    • 主动与平台协商还款计划,避免恶意拖欠。
    • 如遇暴力催收,保存短信、录音等证据,向银保监会(12378)或互联网金融协会举报。
  2. 对家人

    • 不要直接替借款人还款,避免成为共同债务人。
    • 收到骚扰短信,可明确告知对方“拒绝代偿”,并保留证据投诉。
  3. 终极建议

    如果催收已严重影响生活,可委托律师发送《律师函》,要求停止侵权,必要时起诉维权。

欠债要还,但催收不能无法无天!合理运用法律武器,才能有效保护自己和家人的权益。

网贷逾期后,催收给家人发信息合法吗?——附应对模板与法律指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社保是交还是不交好?律师带你深度思考!
« 上一篇3分钟前
×
26
2025 09

网贷逾期后,催收给家人发信息合法吗?附应对模板与法律指南

“网贷逾期后,催收天天给我爸妈发短信,甚至威胁要上门,这合法吗?” 这是很多负债人最头疼的问题,网贷逾期...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