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不交社保?这笔省钱账背后藏着巨大风险!
最近和几位创业的朋友聊天,有人悄悄问:“听说有些公司不缴社保,员工也默认,这样是不是真能省下一大笔钱?”听起来好像是个“精明”的操作,但作为律师,我必须严肃地说:这根本不是省钱,而是在埋雷。 企...
“新公司刚起步,能不能先不和员工交社保?反正现在年轻人也不在乎这个,不如直接折现发钱,双方都实惠。”这话听着似乎有点道理,但作为律师,我必须斩钉截铁地说:千万别这么干!这不仅违法,还可能让企业付出远比社保成本更高的代价。
其实不少企业主——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都动过“不交社保”的念头,表面上看,每月省下员工工资30%左右的社保支出,好像显著降低了成本,有些企业甚至会跟员工签“自愿放弃社保协议”,约定把公司应缴部分折成现金补贴,员工当下多拿钱好像挺开心,企业也觉得自己“灵活变通”,双方一拍即合。

但很多人没意识到,社保是法定义务而非可选项,根据《社会保险法》,只要存在劳动关系,单位就必须为员工办理社保登记并缴纳费用,所谓“自愿放弃协议”在法律眼中根本是无效条款,一旦员工反悔——比如离职时要求补缴,或在工作中发生工伤——企业立刻陷入被动:不仅要补缴欠费,还可能被处以滞纳金甚至罚款,更严重的是,如果员工发生工伤,而企业没缴工伤保险,所有工伤待遇(医疗费、伤残补助等)将由企业全额自行承担,原本由基金支付的钱瞬间变成企业负债。
我曾处理过一个案子:某科技公司为了节省成本,用“补贴换社保”的方式雇了5名程序员,结果一名员工突发疾病住院,公司因为没有医保报销,最后承担了二十多万医疗费,远超之前“省下”的社保金额,老板后悔莫及:“早知道这样,正规缴费反而更划算!”
除了经济风险,不交社保还会严重损害企业声誉和人才吸引力,真正有能力的员工,看重的不仅是现金,更是长期的保障和安全感,一家连社保都不愿交的企业,如何让人相信它会重视员工发展?一旦被贴上“不规范经营”的标签,吸引优秀人才会难上加难。
如果企业确实经营困难,可以考虑以下合法方式缓解压力:
短期“省钱”背后,往往藏着更大的风险与代价,社保不仅是法律红线,更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留住人才的信任基石,与其绞尽脑汁规避缴费,不如把精力放在合法经营和业务创新上——只有健康发展的企业,才能真正走向长远。
不交社保?这笔省钱账可能让企业赔掉未来!,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新公司刚起步,能不能先不和员工交社保?反正现在年轻人也不在乎这个,不如直接折现发钱,双方都实惠。”这话听着似...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