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缴存基数怎么算?你真的算对了吗?
公积金缴存基数的计算逻辑 每个月工资条上那笔公积金扣款,你知道是怎么算出来的吗?公积金缴存基数可不是随便填个数字那么简单,它直接关系到你每月能存下多少"住房钱袋子",今天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说说这个...
"每月工资条上公积金扣了多少钱?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很多职场新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我就来给大家详细讲解公积金缴存基数的计算方法,让你明明白白交公积金。
公积金缴存基数是指职工个人和单位每月缴纳住房公积金的计算依据,就是你的工资中用于计算公积金缴存额的那部分金额,根据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职工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公积金缴存基数的计算公式为:
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 = 上一年度工资总额 ÷ 12
这里的"工资总额"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所有劳动报酬,但不包括:独生子女费、出差补贴、误餐补助等非固定性收入。
举个例子:小王2022年全年工资收入为:基本工资6000元×12月=72000元,年终奖24000元,季度奖金每次3000元共4次12000元,那么他的2022年工资总额=72000+24000+12000=108000元,2023年的公积金缴存基数=108000÷12=9000元。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各地都设定了公积金缴存基数的上下限:
以北京为例,2023年公积金缴存基数下限为2320元,上限为31884元,即使你的实际月平均工资超过31884元,最高也只能按31884元作为缴存基数。
对于新参加工作的职工,从参加工作的第二个月开始缴存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为职工本人当月工资。
对于新调入的职工,从调入单位发放工资之日起缴存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为职工本人当月工资。
2021年,深圳某科技公司员工李某提起劳动仲裁,称公司未按其实际工资收入作为公积金缴存基数,而是统一按最低标准缴纳,经查,李某月平均工资为15000元,但公司仅按深圳市最低工资标准2200元为其缴纳公积金。
仲裁庭认为: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职工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基数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公司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裁决公司补缴李某住房公积金差额部分。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用人单位必须按照职工实际工资收入确定公积金缴存基数,不能擅自降低标准,职工如发现单位未足额缴纳公积金,可向当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投诉举报。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职工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十七条:新参加工作的职工从参加工作的第二个月开始缴存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当月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单位新调入的职工从调入单位发放工资之日起缴存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当月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建设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若干具体问题的指导意见》: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月工资基数,原则上不应超过职工工作地所在设区城市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
核对缴存基数:每年7月左右,各地会调整公积金缴存基数上下限,职工应及时核对自己的缴存基数是否正确。
保留工资凭证:妥善保管工资条、银行流水等证据,以便在发生争议时维护自身权益。
维权途径:如发现单位未按实际工资缴纳公积金,可先与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向当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投诉。
关注政策变化:各地公积金政策可能有所差异,建议关注当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官方通知。
公积金是职工的重要福利,正确计算缴存基数关系到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希望本文能帮助大家了解公积金缴存基数的计算方法,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公积金缴存基数怎么算?手把手教你算清楚!,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公积金缴存基数计算全解析 "每月工资条上公积金扣了多少钱?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很多职场新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