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自己有多少隐形铠甲吗?人身权到底包括哪些权利?
生活中,我们常听到“人身权”这个词,但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很多人却说不清楚。人身权就像每个人与生俱来的“隐形铠甲”,它保护着我们作为人的基本尊严和自由,这身“铠甲”究竟由哪些部分组成呢?
生命权与身体权:你的存在,不容侵犯
生命权是人身权的核心,意味着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而身体权则保护我们的身体完整性和行动自由,比如未经同意抽血、强制搜身都可能构成侵权。你的身体,只有你自己能做主。
健康权:不只是不生病那么简单
健康权不仅指生理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比如职场长期PUA导致抑郁,或环境污染致人患病,都可能侵犯健康权。2020年《民法典》明确将“心理健康”纳入健康权保护范围,这是一大进步。
姓名权与肖像权:你的“身份标签”受法律保护
- 姓名权:禁止他人盗用、假冒你的姓名(比如用你的名字签合同)。
- 肖像权:未经允许,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你的照片(包括发朋友圈丑化他人)。例外:新闻报道、公共安全等合理使用不侵权。
名誉权与隐私权:社会评价和私人空间的盾牌
- 名誉权:捏造事实诋毁他人(如造谣出轨、贪污),可能赔钱又道歉。
- 隐私权:偷看手机、公开他人病历、擅闯住宅都属侵权。民法典第1033条明确“私人生活安宁”受保护,连骚扰电话都可能违法!
人身自由权:不被非法限制的自由
非法拘禁、强制劳动、甚至超市怀疑偷窃时长时间扣留顾客,都可能触犯这一权利。关键点:限制自由必须由法律授权(如警察执法)。
建议参考:
如果你觉得自身人身权受侵害:
- 固定证据:录音、录像、保存聊天记录。
- 及时报警或起诉:名誉权、隐私权纠纷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 注意时效:人身权诉讼一般时效为3年,从知道侵权之日起算。
相关法条:
- 《民法典》第990条:人身权的定义与范围
- 第1002-1005条: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
- 第1019条:肖像权保护
- 第1032-1033条:隐私权与个人信息保护
小编总结:
人身权不是空洞的法律概念,而是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每一道防线,从别人随意拍下你的照片发上网,到强迫你加班至晕倒,这些都可能踩了法律红线。了解权利,才能更好地捍卫自己;尊重他人权利,也是避免纠纷的关键。下次遇到类似问题,不妨想想:我的“隐形铠甲”还在吗?
工资被拖欠,竟被逼到流浪?别慌,教你这样维权!
« 上一篇2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