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收到律师函?别慌!律师教你5步化解危机
律师函不是判决书,但也不能忽视
“叮——”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打开一看,“XX律师事务所”几个大字赫然在目,内容直指你名下的网贷逾期未还,要求限期还款,否则将采取法律措施,这一刻,很多人会心跳加速,甚至手足无措。
律师函的本质是催收手段,而非法院判决,它意味着债权方已委托律师介入,但绝不代表你“已经被起诉”。忽视律师函可能导致事态升级,比如被起诉、列入失信名单等。
收到律师函后,必做的5个步骤
核实函件真实性
先查律师函上的律所名称、律师执业证号是否真实(可通过当地司法局官网验证)。警惕伪造律师函的“套路催收”,比如用“涉嫌诈骗”“马上坐牢”等字眼施压。核对债务明细
仔细比对借款合同、还款记录与律师函中的本金、利息、违约金是否一致。网贷常见的“坑”是隐形高息,根据《民间借贷司法解释》,年利率超过LPR4倍的部分无效(目前约为15%)。主动沟通协商
联系债权方或律所,说明逾期原因(如失业、疾病),提出分期或减免方案。“拖字诀”只会让罚息滚雪球,而真诚协商可能争取到缓冲期。保留证据防“反咬”
保存所有通话录音、聊天记录,尤其是对方威胁、辱骂的证据,若遭遇暴力催收,可向银保监会或公安机关举报。评估自身还款能力
若确实无力偿还,可咨询专业律师,提前应对可能的诉讼,法院判决后仍无法还款,可能面临冻结账户、限制高消费,但一般不会因民事纠纷直接拘留。
律师建议:3个“不要”和1个“要”
- 不要失联:换手机号、拒接电话会被视为恶意逃避,增加被起诉风险。
- 不要轻信“反催收”中介:声称“包协商成功”的机构可能收费后跑路,甚至骗你伪造贫困证明。
- 不要盲目还款:先确认债权归属,避免还给不合规的第三方催收公司。
- 要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民法典》《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等,知道自己有哪些权利。
相关法条参考
- 《民法典》第675条:借款人未按期还款,应按约定或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 《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第25条:借贷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LPR4倍的,法院不予支持。
- 《互联网金融催收公约》第13条:催收人员不得恐吓、侮辱债务人。
小编总结
收到网贷逾期律师函,慌张是最没用的反应,冷静核实、积极协商、保留证据,才是成年人的应对方式。法律保护的是合法债权,而非高利贷和暴力催收,如果觉得自己处理不了,花几百元咨询专业律师,远比盲目还款或逃避更明智。
(本文原创,未经许可禁止搬运,个案情况不同,建议结合自身需求寻求法律帮助。)
网贷逾期收到律师函?别慌!律师教你5步化解危机,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