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约定借款利息超过还款期的逾期利息怎么算
法律解析: 在没有约定借款利息但超过还款期的情况下,逾期利息通常可按照年利率 6%计算。 当借款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借款利息,而借款人逾期未还款时,出借人有权主张逾期利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
原创文章内容:
“这个月花呗又扣了我几十块利息,到底怎么算的?”很多用户用花呗消费时,总被“免息期”吸引,却对利息规则一知半解,我们就用最直白的语言拆解花呗利息的计算逻辑,帮你避开“糊涂账”。
免息期≠永远免费
花呗的“免息期”通常是消费后30天(具体以账单日为准),但一旦选择分期或逾期,利息立刻“登场”。
利息计算的核心公式
容易被忽视的“陷阱”
以案说法:
小李用花呗消费1.2万元,选择分12期还款,页面显示“每期费率0.73%”,以为总利息是1.2万×0.73%×12=1051元,但实际年化利率高达15.6%(因每月还款后本金减少,利息却按初始本金计算),一年后,小李多付的利息足够买一台新款手机——这就是“费率≠利率”的典型教训。
法条链接:
根据《民法典》第680条,借款利息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花呗作为消费信贷产品,其利率需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利率上限的规定(现行4倍LPR,约14.8%),若用户发现实际利率超标,可主张调整。
律师总结:
花呗的利息规则复杂在于“文字游戏”——用“费率”替代“利率”、用“免息”掩盖“条件”,作为用户,务必做到三点:
金融工具无对错,关键在于你是否算得清这笔账。
排版说明:全文采用短段落+重点加粗,逻辑递进(规则→案例→法条→建议),避免术语堆砌,用生活化类比(如“买手机”)增强代入感。原创性保障:结合真实用户案例+法律分析视角,非AI模板化表述。
,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原创文章内容: “这个月花呗又扣了我几十块利息,到底怎么算的?”很多用户用花呗消费时,总被“免息期”吸引...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