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挪用公款怎么界定

普法百科3分钟前1
法律解析:

挪用公款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界定该行为需从主体、行为、数额和时间等方面判断。

挪用公款罪规定在我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对其界定可从以下方面分析。

主体方面,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受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行为方面,需利用职务便利,即利用自己主管、管理、经手公款的职权或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同时要归个人使用,涵盖将公款供本人、亲友或其他自然人使用;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行为表现形式有三种:一是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如走私、赌博等;二是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像炒股、投资等;三是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这里的“未还”指案发前未还。

数额方面,不同行为类型有不同数额标准。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一般以三万元为追究刑事责任的数额起点;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数额较大的起点一般为五万元。

时间方面,对于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一般的挪用行为,法律规定了时间限制。进行营利活动要求数额较大;一般挪用行为需数额较大且超过三个月未还才构成犯罪。只有同时满足主体、行为、数额和时间等方面的条件,才能准确界定挪用公款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分享举报
劳动合同员工解除有几种情况
« 上一篇3分钟前
辞职拖工资多久算违法
下一篇 »3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