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嘞,各位车主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个大家可能都有点犯怵,但又不得不面对的话题
文章疑问标题:车子逾期未年检1年,上路会被扣车吗?还能补检吗?后果比你想的严重!
“哎呀,律师,我那车……好像去年就该年检了,这一晃眼,一年都过去了!我这心里七上八下的,这车现在还能开吗?上路会不会被警察蜀黍拦下?要是被拦下,会不会直接扣我车啊?我现在去补检,还来得及不?”
最近啊,我就碰到好几位车主朋友,一脸焦急地问我类似的问题,车子逾期未年检,这事儿可大可小,但如果逾期的时间长达1年,那麻烦可就真不少了,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咱们得明确一点,车辆逾期检验1年,这已经远远超过了规定的期限。按照咱们国家的规定,机动车是必须按照期限进行安全技术检验的,这不仅是为了保证车况良好,更是为了保障咱们自己和他人的行车安全。
逾期1年不年检,到底有哪些“坑”在等着咱们呢?
上路风险大大增加,扣分罚款是轻的,扣车也不是没可能!你想想,年检的目的就是查车况,逾期这么久,车子万一有什么安全隐患没及时发现,上路行驶得多危险?一旦被交警蜀黍查到,那可就不是小事儿了!根据相关规定,驾驶未按规定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交警部门可以依法扣留机动车,并且对驾驶人处以罚款200元、记3分的处罚。你看,车可能被扣,分也没了,钱也罚了,多不划算!
保险“爱莫能助”,出了事故自己扛!这一点非常重要,也是很多车主容易忽略的。如果你的车辆处于逾期未年检状态,即使你买了全险,保险公司也是可以理直气壮地拒绝赔付的!因为保险合同里通常都会明确约定,未按规定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车辆发生事故,保险人不负责赔偿,一旦真出点啥事故,所有的损失都得自己掏腰包,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哭都来不及!
车辆状态异常,后续手续麻烦多!逾期1年,车辆在交管系统里的状态肯定是“异常”的,这时候你想去补检,首先得把之前的违章处理干净,然后可能还会面临一定数额的罚款(具体罚款金额各地可能略有差异,但肯定少不了)。长时间未年检的车辆,想要通过年检,难度可能也会增加,毕竟这么久没检查,车子哪个零件出点小毛病都有可能。
那有的朋友就问了,都逾期1年了,我的车是不是就成“黑车”了,不能再检了?别太绝望,理论上,只要你的车辆还没有达到强制报废标准,都是可以补检的。补检的过程绝对不会轻松愉快,而且前面说的那些风险和处罚,该来的还是会来。
建议参考:
如果你真的不幸遇到了车辆逾期检验1年的情况,别慌,但一定要立刻行动:
- 千万别再开车上路了!这是最最重要的,避免被扣车、罚款、记分,以及出事故后保险拒赔的双重风险。
- 尽快处理所有交通违法记录!补检前必须把所有的违章都处理掉,不然年检过不了。
- 准备好相关材料:行驶证、有效期内的交强险保单(一般是电子版,也可以提前打印出来)、车主身份证明等。
- 联系拖车或驾驶合规车辆前往检测站补检:是“合规车辆”或者“拖车”,你自己开着逾期未检的车上路去补检,那可是自投罗网。
- 接受处罚并完成补检:到了检测站,工作人员会告知你需要接受的处罚(通常是罚款),缴完罚款后,就可以按正常流程进行车辆年检了,只要车辆各项指标合格,就能重新拿到检验合格标志。
相关法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三条第一款:对登记后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根据车辆用途、载客载货数量、使用年限等不同情况,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对提供机动车行驶证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单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应当予以检验,任何单位不得附加其他条件,对符合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发给检验合格标志。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五条第一款: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未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或者未随车携带行驶证、驾驶证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扣留机动车,通知当事人提供相应的牌证、标志或者补办相应手续,并可以依照本法第九十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处罚。
- 《机动车登记规定》(公安部令第164号)第七十八条:机动车未按照规定期限进行安全技术检验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
小编总结:
“车辆年检”不是小事,它关系到咱们的行车安全,也关系到咱们的钱包和合法权益。咱们平时再忙,也一定要记着给爱车做“体检”的时间,毕竟,逾期1年未年检,后果真的很严重,不仅可能面临扣车、罚款、记分,更重要的是保险可能拒赔,一旦发生事故,那损失可就太大了!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给大家提个醒,赶紧看看自己的行驶证,确认一下年检有效期,千万别等逾期了才追悔莫及,安全出行,从按时年检开始!
好嘞,各位车主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个大家可能都有点犯怵,但又不得不面对的话题。,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