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离婚怎么分割财产
一、家庭暴力离婚怎么分割财产
在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案件中,财产分割需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处理。
首先,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若双方能就财产分割达成一致意见,按协议执行。
若协议不成,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因家庭暴力属于过错行为,遭受家暴的一方为无过错方,法院在判决时会倾向于保护无过错方,可能会让实施家暴的一方少分财产。
此外,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或者伪造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不过在家庭暴力案件中,此情况需有相应证据证明。
同时,无过错方还可以要求过错方进行损害赔偿。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以弥补无过错方因家暴所遭受的损失和精神痛苦。
总之,家庭暴力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保障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
二、家庭暴力孩子归谁
家庭暴力起诉离婚时,孩子的归属需依据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合法权益的原则来确定。
若孩子不满两周岁,通常以由母亲直接为原则,但母亲存在不宜抚养情形的除外。
对于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法院会综合考虑双方具体情况。实施家庭暴力的一方,因其行为可能对孩子成长产生不利影响,法院一般不会将抚养权判归该方。法院会着重考量另一方的抚养能力、抚养条件等,例如稳定的收入、良好的居住环境、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等,以确定更适合抚养孩子的一方。
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孩子若明确表示不愿与实施家暴的一方共同生活,法院在判决时会予以充分考虑。
总之,家庭暴力是不利于获得孩子抚养权的重要因素,法院会从孩子利益出发,做出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抚养权判决。
三、家庭暴力起诉离婚需要多久
家庭暴力起诉离婚所需时间因具体情况而异。通常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离婚案件,审限为三个月;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审限则为六个月。若有特殊情况需延长,经批准可延长六个月,还需延长的,报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若第一次起诉离婚,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当事人需在六个月后才能再次起诉。第二次起诉离婚,法院判离的可能性相对较大,但具体时间仍受案件复杂程度等因素影响。
若证据充分,能证明存在家庭暴力且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法院调解无效,一般会较快判决离婚。然而,若对方不同意离婚,且对家庭暴力事实有争议,可能需多次,时间会相应延长。
此外,若涉及财产分割、权等争议较大的问题,也会使案件审理时间增加。所以,家庭暴力起诉离婚的时间从几个月到一年甚至更久都有可能。
以上是关于家庭暴力离婚怎么分割财产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