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怎样的

普法百科4小时前1

一、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怎样的

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责任构成要件如下:

第一,存在损害后果。道路交通事故必须造成了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这是构成赔偿责任的基础。若未产生损害,就不存在赔偿问题。

第二,行为具有违法性。即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如、行驶、酒后驾车等。合法行为即便导致损害,一般也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有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损害后果是由违法行为直接导致的。若损害后果与违法行为无因果联系,行为人则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行为人存在过错。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后果,却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损害后果,因疏忽大意而未预见,或者虽已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

只有同时满足上述四个要件,行为人才需承担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责任。

二、道路交通事故如何处理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确保安全。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停车,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设置警告标志。如有人员伤亡,要迅速拨打急救电话。

第二,报警。拨打交警电话,清晰准确地告知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和损失情况。

第三,保护现场。尽量不移动车辆和相关物品,如因抢救伤员需移动,应做好标记。

第四,收集证据。用手机等工具拍摄事故现场,包括车辆位置、碰撞部位、刹车痕迹、交通标志等。同时,记录对方的、、车牌号、联系方式等信息。

第五,配合调查。交警到达后,如实陈述事故发生经过,提供相关证据和信息。

第六,协商或认定责任。若双方对事故责任无异议,可协商赔偿事宜;若有争议,等待交警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

第七,保险理赔。及时向保险报案,按照保险公司要求提供理赔材料,完成理赔流程。

第八,后续处理。若涉及赔偿纠纷,可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等方式解决。

三、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有相应标准,用以确定因事故导致的伤残程度。

伤残程度分为十级,一级最重,十级最轻。评定依据包括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破坏、功能障碍及其对医疗、护理的依赖程度,适当考虑由于残疾引起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因素影响。

在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方面,如持续性植物生存状态为一级伤残;精神障碍或者极重度智能减退,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为一级。在头面部损伤中,容貌毁损(重度)为二级伤残;一眼球缺失、萎缩或者盲目5级,另一眼盲目3级为三级。

颈部及胸部损伤里,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Ⅳ级为一级;双侧肺叶切除术后为三级。腹部损伤方面,全胰切除为一级;肝切除2/3以上为三级。盆部及会阴部损伤,阴茎及睾丸全部缺失为四级;子宫及双侧附件全部切除为五级。

肢体损伤时,三肢缺失(上肢肘关节以上、下肢膝关节以上)为一级;双上肢各大关节功能丧失均达75%为五级。脊柱、骨盆及四肢损伤以外的损伤,如皮肤瘢痕形成达体表面积90%为一级。

以上是关于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怎样的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分享举报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时限如何规定
« 上一篇4小时前
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下一篇 »4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