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中责任的赔偿主体有哪些

普法百科1秒前1

一、道路交通事故中责任的赔偿主体有哪些

道路交通事故中责任的赔偿主体较为多样,具体如下:

1.车辆所有人:一般情况下,车辆所有人对车辆具有管理和控制权,若其在事故中有过错,如将车辆交给无驾驶资格的人、车辆存在安全隐患等,需承担赔偿责任。

2.驾驶人:驾驶人是直接操作车辆的主体,若其因违反交通法规、疏忽大意等导致事故发生,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若驾驶人受雇于他人,在执行工作任务过程中发生事故,由用人单位承担责任。

3.保险公司:在和商业三者险的保险范围内,保险公司需根据保险合同约定进行赔偿。交强险是法定强制保险,用于保障事故中受害人的基本权益;商业三者险则是车主自愿购买的补充保险。

4.挂靠单位:当车辆挂靠在某个单位名下运营时,若发生事故,被挂靠单位与挂靠人需承担。

5.道路管理部门:若道路存在缺陷,如路面损坏未及时修复、交通标志设置不合理等,导致事故发生,道路管理部门可能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确定赔偿主体时,需依据事故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判断,以明确各主体应承担的赔偿责任。

二、道路交通事故十级伤残鉴定标准

道路交通事故十级伤残鉴定有多个方面的标准:

1.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神经功能障碍,日常活动能力轻度受限;外伤性癫痫,药物能够控制,但遗留脑电图中度以上改变等。

2.头面部损伤:一眼低视力1级;一侧眼睑下垂或畸形;影响容貌的面部瘢痕面积4cm2以上等。

3.脊柱损伤:颈椎或腰椎畸形愈合,颈部或腰部活动度丧失10%以上;胸椎或腰椎一椎体三分之一以上压缩性骨折。

4.颈部损伤:瘢痕形成,颈部活动度丧失10%以上;轻度影响呼吸和吞咽功能等。

5.胸部损伤:女性一侧乳房部分缺失(或畸形);4肋以上骨折;肺破裂修补等。

6.腹部损伤:胃、肠、消化腺等破裂修补;胆囊破裂修补等。

7.盆部损伤:骨盆倾斜,双下肢长度相差2cm以上;骨盆骨折畸形愈合等。

8.会阴部损伤:阴茎龟头缺失(或畸形)25%以上;一侧输精管缺失(或闭锁)等。

9.肢体损伤:双手缺失(或丧失功能)5%以上;双上肢长度相差4cm以上;双下肢长度相差2cm以上等。

10.皮肤损伤:皮肤瘢痕形成达体表面积4%以上。

三、道路交通事故三期评定标准

道路交通事故三期评定标准是指在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诊疗过程中,评定因伤所致误工期、护理期、营养期的准则。

误工期是指人体损伤后经过诊断、治疗达到临床医学一般原则所承认的治愈或体征固定所需要的时间。其确定需考虑损伤的部位、性质、严重程度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比如,肢体骨折的误工期相对较长,而一些软组织损伤误工期则较短。

护理期是指人体损伤后,在医疗或者功能康复期间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他人帮助的时间。护理依赖程度不同,护理期也有区别。像重伤需要完全护理依赖的,护理期会较长;而轻伤部分护理依赖的,护理期则较短。

营养期是指人体损伤后,需要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以提高治疗质量或者加速损伤康复的时间。一般来说,损伤越严重,营养期越长。

目前,我国有《人身损害误工期、护理期、营养期评定规范》作为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该标准为司法实践中处理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等问题提供了科学、合理的评定准则,确保赔偿的公平、公正。

以上是关于道路交通事故中责任的赔偿主体有哪些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分享举报
车被撞了对方全责误工费怎样算
« 上一篇2秒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