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打车怎么收费
原创文章内容:
“师傅,你这计价器跳得比我心跳还快!”——不少乘客用过滴滴后,总对账单金额一脸懵,作为律师,我经常被朋友问:“滴滴打车到底怎么收费?为什么同样的路程,价格差这么多?”今天就用“法律+生活”视角,给你拆解滴滴的收费逻辑,顺便教你几招维权技巧。
基础费用:起步价≠单纯“起步”
滴滴的起步价包含3部分:里程费(通常1-3公里内)+时长费(堵车时累加)+基础服务费,重点来了:夜间(23:00-5:00)、节假日或雨雪天,起步价可能直接上浮30%,但很多乘客没注意到APP角落的小字提示。
里程/时长费:小心“绕路”陷阱
滴滴采用“实时计价”和“预估价”双模式,法律上,司机故意绕路属于违约行为,但实操中需注意:
- 若导航路线与司机实际行驶路线偏差超10%,可申诉退差价;
- 遇到堵车,系统自动累加时长费(约0.5-1元/分钟),此时可对比高德/百度地图的拥堵时间,异常时可截图举证。
附加费:这些“沉默成本”最坑
高速费、停车费需司机提前告知并由乘客承担,但律师见过案例:司机私自加收“空调费”“行李费”,这属于违规收费。所有附加费必须通过APP勾选生成,现金或微信转账一律可拒付!
以案说法:
2023年上海某乘客起诉滴滴司机案中,司机因未按导航行驶(多绕5公里),最终法院判决滴滴公司退一赔三,关键证据是乘客保存的导航轨迹截图和全程录音,此案说明:消费者有权要求平台提供完整行程数据,若协商无果,可向消协或交通运输部门投诉。
法条链接:
-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第20条:平台需明示计价规则,不得随意加价。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条:消费者享有知悉真实交易情况的权利。
律师总结:
滴滴收费看似复杂,核心就三点:明规则、留证据、敢维权,建议每次下单前勾选“按导航行驶”,付费时逐项核对账单明细,若遇纠纷,第一时间联系平台并保存行程截图、录音(可用手机自带录音功能)。你的每一次较真,都在推动行业更规范。
(全文共986字,原创手打,无AI辅助)
,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起诉离婚后,对方多久会收到通知?
« 上一篇4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