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条件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法律解析: 以下条件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存在侵权行为,并造成严重精神损害;侵害人身权益,如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等;特定身份权利受侵害,如...
请求精神损害赔偿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存在侵权行为、造成严重精神损害后果、侵权行为与精神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属于法定的可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情形。
首先,要有明确的侵权行为。这包括但不限于人身权益受到侵害,如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此外,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的行为,也可能构成侵权。
其次,精神损害后果要达到严重的程度。对于“严重”的判断,并没有一个绝对统一的标准,往往需要综合各种因素来考量。例如,侵害行为的方式、场合、持续时间,受害人的精神状态、心理素质,社会公众对受害人的评价等。一般来说,如果受害人出现长期的精神痛苦、心理障碍、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等情况,可能会被认定为造成了严重的精神损害。
再者,侵权行为与精神损害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受害人的精神损害是由侵权人的侵权行为直接导致的。如果精神损害是由其他因素引起,或者与侵权行为之间的关联过于微弱,可能无法获得精神损害。
最后,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还需属于法定的可请求情形。例如,在自然人因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时,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在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因侵权行为而永久性灭失或者毁损的情况下,物品所有人也有权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另外,在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但是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需要注意的是,精神损害赔偿的具体数额,会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多种因素来确定。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本文来源:https://www.falvce.com法律解析: 请求精神损害赔偿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存在侵权行为、造成严重精神损害后果、侵权行为与精神损害之...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