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公安局怎么立案
法律解析: 公安局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进行立案,首先需审查是否有犯罪事实且需追究刑事责任。当接收到关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报案、控告、举报等材料后,会进行初步审查,若认为存在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
公安局对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立案处理流程,通常包括受理案件、审查材料、决定是否立案、立案侦查等环节。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予以立案,之后开展侦查工作收集犯罪证据。
案件受理。劳动者发现用人单位存在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况,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会接收相关的报案材料,包括劳动者的陈述、工资、劳动合同等能证明劳动报酬存在及未支付的证据。
接着进行材料审查。公安机关会对受理的案件材料进行细致审查,判断是否符合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立案标准。根据法律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构成该罪。数额标准方面,不同地区可能会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有不同规定。要确认是否经过了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这一前置程序,比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等发出的责令支付文书。
然后决定是否立案。经过审查,如果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本公安机关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如果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并且会将不予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
若决定立案,公安机关就会展开侦查工作。通过调查询问劳动者、用人单位相关人员,查询用人单位的银行账户、资金流向,查找用人单位是否存在转移财产等逃避支付的行为。收集相关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以证明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在侦查过程中,如果发现犯罪嫌疑人符合逮捕条件,会依法提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待侦查终结后,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会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
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本文来源:https://www.falvce.com法律解析: 公安局对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立案处理流程,通常包括受理案件、审查材料、决定是否立案、立案侦查...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