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们,咱先说说这网贷。一开始可能就想借个几千块周转一下,没想到利滚利,越还越多,最后实在扛不住了。电话催收、短信轰炸都算轻的,最让人害怕的就是收到法院的传票,一下子就懵了,完了,我是不是要坐牢了?
好嘞,大家伙儿,今天咱来聊个咱老百姓可能会碰上的糟心事——网贷,这年头,手头紧了,手机上点一点,钱就来了,确实方便,但这方便背后,要是没规划好,还不上钱了,那麻烦可就找上门了,最近就有不少诸城的老乡来...
嘿,朋友,先别慌!接到法院传票,说因为之前网贷8000块钱没还,现在被起诉“诈骗”,心里肯定咯噔一下,七上八下的。“诈骗”这两个字听着就吓人,是不是觉得天都要塌了,马上就要被抓去坐牢了?您先把心放到肚子里,听我这个“老法师”给您慢慢捋捋。
咱们得搞清楚一个核心问题:“欠钱不还”和“诈骗”那可是两码事!这就好比感冒和肺炎,虽然都可能咳嗽发烧,但性质和后果差远了。

咱们在正规平台网贷,签了合同,借了钱,一开始是打算还的,只是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比如失业了、生病了,手头紧,暂时还不上了,这顶多算是民事纠纷,也就是咱们常说的“欠债还钱”的范畴,平台可以通过法院起诉你,要求你还钱,包括本金、利息(在法律保护范围内的)、违约金等等,法院判决下来,你还是还不上,可能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老赖”),限制高消费,但这跟“诈骗”的刑事犯罪,那可是天壤之别。
什么情况下,“欠钱”才可能变成“诈骗”呢?
这就要说到“诈骗罪”的构成了。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点您得记牢了:
如果您在网贷的时候,提供的都是真实信息,借钱的时候也是真心实意想解决燃眉之急,并且有过还款行为或者尝试沟通还款,只是后来实在力不从心,那通常情况下,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民事借贷纠纷,上升不到“诈骗”这么严重的刑事犯罪层面。
那网贷8000元,如果真的被认定为诈骗,会怎么样呢?
根据《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较大”的标准各地可能有点差异,几千块钱(比如5000元或6000元以上)就可能达到立案标准,8000元,如果被认定为诈骗,确实有可能面临刑事处罚,但具体怎么判,还要看案件的具体情节、您的认罪态度、退赃退赔情况等等。
收到法院传票后,您该怎么办?
咱们来举个例子:小明手头紧,在某网贷平台借了8000块,当时提供了自己真实的身份信息、工作单位,借款用途写的是“周转”,小明一开始也还了两期,但后来公司倒闭,小明失业了,剩下的钱就还不上了,平台多次催收,小明也解释了自己的情况,但确实没钱,后来平台报警,说小明诈骗。
这种情况下,小明借钱时用的是真实信息,也有还款行为,后来是因为客观原因(失业)导致无法还款,他主观上并没有“非法占有”这8000块的目的,也没有“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小明的行为更可能被认定为民事上的违约,而不是刑事上的诈骗,法院可能会判决小明偿还剩余本金和合法利息,但不会构成诈骗罪。
但如果小明当初借钱时,就用了假身份证,编造了一个根本不存在的高薪工作,并且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还这笔钱,拿到钱后就挥霍一空,然后换了手机号玩消失,这种情况下,小明的行为就很可能构成诈骗罪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具体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能会有细微差别,大家可以查询当地的具体规定。)
网贷8000元被起诉,并不一定就意味着你构成了诈骗罪。绝大多数情况下,这只是民事经济纠纷。
核心区分点在于:你借钱时有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有没有“虚构事实、隐瞒真相”。
收到传票后,别自己吓自己,也别不当回事,第一步是冷静,第二步是收集证据,第三步是积极应诉或寻求法律帮助,如果确实是自己的错,欠了钱,有能力的话还是尽量还上,如果是遇到了非法催收或者被冤枉成“诈骗”,也要勇敢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法律是公正的,但它也需要你积极去面对和争取,有困难,多咨询,别一个人扛着!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
网贷8000被起诉诈骗,我是不是要坐牢了?,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嘿,朋友,先别慌!接到法院传票,说因为之前网贷8000块钱没还,现在被起诉“诈骗”,心里肯定咯噔一下,七上八下...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