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借钱不还,到底谁最狠?普通人如何打赢这场持久战?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开口借钱,说得情真意切,承诺“下个月就还”,结果一拖就是三年五年,电话不接、微信拉黑,见面装傻,最后你才发现,他不是“暂时困难”,而是压根就没打算还,更气人的是,这种人可...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开口借钱,说得信誓旦旦“下个月就还”,结果一拖就是一年、两年,电话不接、微信拉黑,人影都见不着,你手里攥着借条,心里憋着一口气,可法院判了也执行不了——这就是现实中最让人窝火的“执行难”。
别急,今天我就以一个执业十几年的律师身份,跟你掏心窝子聊聊:当老赖借钱不还,法院判决也落不了地的时候,我们普通人到底该怎么办?

首先得认清现实:胜诉≠拿钱。法院判决书不是支票,它只是法律对权利的确认,真正的难点在于“执行”——怎么把纸上的权利变成口袋里的现金。
很多人以为,起诉赢了就万事大吉,其实这才刚起步,执行阶段才是真正考验耐心和策略的战场,老赖早就摸清了套路:名下没房没车、银行账户空空如也,工资走亲戚账户发,甚至离婚把财产全转给配偶……手段五花八门,目的只有一个:让你“赢了官司,输了钱”。
那我们就束手无策了吗?当然不是。
第一步,别只盯着判决书,要深挖线索。
执行不是等法院主动干活,而是你要当“侦探”,想想他平时开什么车?住哪儿?有没有做生意?孩子上的是私立学校吗?这些细节都可能是突破口,比如他天天晒朋友圈自驾游,却说自己“失业在家”,这明显不符常理,你可以向法院申请调取他的出行记录、消费流水、支付宝/微信转账明细。
第二步,善用“限高”和“失信名单”。
别小看这两个措施,一旦被限制高消费,坐不了高铁、飞机,住不了星级酒店,连孩子上贵族学校都会受限,很多老赖不怕坐牢,但怕丢脸、怕影响子女,我有个案子,当事人被限高后,他儿子高考报军校政审不过,老赖当天就主动联系还款了。
第三步,追加执行对象。
如果发现债务是夫妻共同生活所用,哪怕借条只有一个人签字,也可以申请追加配偶为被执行人,还有,如果老赖把房子低价卖给亲戚,你可以主张这是“恶意转移财产”,请求法院撤销交易。
第四步,盯住执行法官,别做“沉默的债权人”。
很多案件卡在执行环节,是因为申请人自己放弃了跟进,你要定期联系执行法官,提交新线索,申请查控财产,必要时,还可以申请“执行悬赏”——让全社会帮你找人找财。
我代理过一个案子,张先生借给老乡20万做建材生意,写了借条,约定了利息和还款时间,结果三年没还,对方换了手机号,搬了家,连老家的房子都过户给了弟弟,张先生起诉胜诉,但执行时发现名下无任何财产。
一般人可能就放弃了,但我们没有,我们通过他朋友圈发现他经常出入高档会所,孩子在国际学校读书,于是我们向法院申请调查其配偶的银行流水,发现每月固定有两笔共1.8万元转入,备注“材料款”,再顺藤摸瓜,查到他在外地注册了一家建材公司,法人是他表弟,但实际经营者是他本人。
我们立即申请查封该公司账户,并以“恶意逃避债务”为由,请求追加其为被执行人,在法院冻结其经营账户、面临刑事拒执罪风险的情况下,对方主动达成和解,分三期还清本息26万元。
这个案子说明:执行难,但不是无解题,关键是你愿不愿意坚持,会不会方法。
老赖之所以敢赖账,不是因为他们真的没钱,而是他们算准了多数人会放弃。你越沉默,他越嚣张。
面对执行难,不要轻言放弃,法律赋予你的工具很多,关键是你要主动出击、精准发力,保存证据、收集线索、配合执行、必要时追究刑事责任——每一步都可能成为破局的关键。
正义不仅要实现,还要以你能感受到的方式实现。别让一张判决书躺在抽屉里吃灰,你是债权人,更是权利的守护者,只要你不退,法律就不会倒。
打赢这场“持久战”的,永远是那个坚持到最后的人。
老赖借钱不还怎么办?执行难背后,普通人如何打赢这场持久战?,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开口借钱,说得信誓旦旦“下个月就还”,结果一拖就是一年、两年,电话不接、微信拉黑,...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