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事故发生后,我们该怎么办?公司不管怎么办?
咱们出来打工,图的就是平平安安上班,安安稳稳拿钱,可万一,我是说万一,在工作中不小心出事了,受了伤,那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特别是有些朋友,一遇到这种事就慌了神,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感觉特别...
工伤认定后,赔偿流程一般为用人单位或职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后,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等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处获得相应赔偿。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等,不同伤残等级赔偿标准不同。
工伤认定是获得工伤的重要前提。当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后,首先要进行工伤认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工伤认定通过后,接下来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赔偿标准也有所不同。例如,一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三级伤残为23个月,四级伤残为21个月。五级伤残为18个月,六级伤残为16个月,七级伤残为13个月,八级伤残为11个月,九级伤残为9个月,十级伤残为7个月。
除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外,还有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等赔偿项目。医疗费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根据伤残等级,按照一定比例由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
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那么所有的工伤赔偿费用都由用人单位承担。在整个工伤赔偿过程中,职工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医疗记录、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本文来源:https://www.falvce.com法律解析: 工伤认定后,赔偿流程一般为用人单位或职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后,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