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望权约定怎么保障权利

普法百科1秒前1
法律解析:

要保障探望权约定的权利,需从约定内容明确、遵循法律规定、沟通协商、借助第三方力量、申请强制执行等多方面着手。

约定内容要明确具体。在进行探望权约定时,应将探望的时间、地点、方式等关键信息详细写明。比如,明确规定每周探望的具体日期和时间段,是上午还是下午;地点可以确定为孩子居住的地方、特定的公共场所等;方式可以是看望、带孩子外出游玩等。只有约定清晰,才能减少日后可能出现的纠纷,为权利的保障奠定基础。

约定必须遵循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对探望权有明确规定,约定内容不能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例如,不能约定一些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探望方式或时间安排。法律规定,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所以,合法的约定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

保持良好的沟通协商至关重要。在履行探望权约定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应保持理性和克制,遇到问题及时沟通协商。如果一方因特殊情况需要变更探望时间或方式,应提前与对方说明情况,争取对方的理解和同意。通过友好协商解决问题,既能保障探望权的顺利行使,又有利于维护双方的关系以及孩子的成长环境。

当双方自行沟通无法解决问题时,可以借助第三方力量。比如,可以请求孩子所在的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组织进行调解,这些组织具有一定的调解经验和公信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双方的矛盾。也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双方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双方从孩子的利益出发,正确看待探望权问题。

如果对方拒不履行约定,严重侵犯探望权,享有探望权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对拒不配合的一方进行批评教育、罚款、拘留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强制执行的对象只能是拒不履行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有关个人和单位,而不能对子女的人身、探望行为进行强制执行。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保障探望权约定的权利得以实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六条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本文来源:https://www.falvce.com
分享举报
房屋不得转租转让二房东是否能出租
« 上一篇2秒前
×
24
2025 11

探望权约定怎么保障权利

法律解析: 要保障探望权约定的权利,需从约定内容明确、遵循法律规定、沟通协商、借助第三方力量、申请强制执行...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