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登记结婚起诉离婚流程
法律解析: 没登记结婚一般不存在法律意义上的离婚问题,若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处理方式。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
没登记结婚不存在法律意义上的“离婚”问题,需根据具体情况处理。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可通过协议或诉讼方式解除关系;之后未登记结婚的,属于同居关系,自行分开即可,涉及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问题的,可协商或诉讼解决。
要明确我国对于婚姻关系的认定是从法律层面有严格规定的。在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如果男女双方已经符合实质要件,比如达到法定结婚年龄、非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等,这种情况在法律上会被认定为事实婚姻。对于事实婚姻,如果双方要解除关系,处理方式和合法登记结婚的夫妻类似。可以选择协议“”,即双方就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签订书面协议,然后按照相关规定去处理后续事宜。若协议不成,任何一方都可以向人民法院,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决。
而在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未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不属于合法的婚姻关系,只是同居关系。同居关系不受法律保护,双方不需要办理任何手续就可以自行分开。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同居期间往往会涉及一些实际问题,比如财产的共有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子女抚养问题。
对于财产分割,如果双方在同居期间有共同购置的财产,如房产、车辆等,或者有共同经营的生意等,双方可以先自行协商如何分割。若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提讼,法院会根据双方的出资情况、贡献大小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分割。
关于子女抚养问题,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双方可以就子女的抚养权、抚养费等问题进行协商,协商一致的可以签订抚养协议。如果协商无法达成一致,也可以向,法院会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零四条
共有人可以协商确定分割方式。达不成协议,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可以分割且不会因分割减损价值的,应当对实物予以分割;难以分割或者因分割会减损价值的,应当对折价或者拍卖、变卖取得的价款予以分割。共有人分割所得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有瑕疵的,其他共有人应当分担损失。
本文来源:https://www.falvce.com法律解析: 没登记结婚不存在法律意义上的“离婚”问题,需根据具体情况处理。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