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退员工怎么说?谈崩了怎么办?资深律师教你体面又合法地分手
在职场里,招聘是开始,辞退却是最难收场的“告别”,很多老板一听到“辞退”两个字就头皮发麻——怕员工闹、怕赔钱、怕上热搜,辞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会说、不敢说、乱说。 我见过太多企业因为一句“你明天不...
岗位撤销辞退员工,用人单位需遵循合法程序并依法给予补偿。一般要提前通知员工,给予经济补偿,同时处理好工作交接等事宜。若未依法处理,可能面临法律风险。
当出现岗位撤销的情况需要辞退员工时,首先要明确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里的岗位撤销通常可认定为“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在操作流程上,第一步是收集岗位撤销的相关证据。例如,企业战略调整的文件、业务收缩的财务报表、相关部门的会议纪要等,以证明岗位撤销是客观情况导致,并非企业主观故意辞退员工。
第二步是与员工进行沟通协商。提前与员工面对面交流,诚恳地说明岗位撤销的原因和企业目前的状况,尽量争取员工的理解。同时,与员工协商变更劳动合同的可能性,如调整工作岗位等。若员工同意变更,双方应签订书面的变更协议。
第三步,若协商不成,用人单位要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理。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或者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并且按照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工作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员工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第四步,办理工作交接和离职手续。要求员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交接,归还公司财物等。同时,为员工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员工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上述程序和法律规定处理,员工可能会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届时,用人单位可能需要承担支付金等法律责任,赔偿金标准通常是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因此,岗位撤销辞退员工时,用人单位务必依法依规操作,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文来源:https://www.falvce.com法律解析: 岗位撤销辞退员工,用人单位需遵循合法程序并依法给予补偿。一般要提前通知员工,给予经济补偿,同时...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