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放弃社保,公司就能不给经济补偿?律师,别天真了!
咱们今天聊个实在话题——好多打工人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入职的时候,公司说“交社保的话工资就低点,不交的话到手多拿一些”,不少人一听能多拿钱,脑子一热就签了《自愿放弃社保承诺书》,结果离职的时候出问题了:...
单位不给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可与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也可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还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当单位不给经济补偿金时,劳动者有多种途径维护自身权益。首先是协商解决。劳动者可以主动与单位进行沟通,明确指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依据和具体金额,争取和平解决问题。这是较为温和的方式,能避免双方关系过度恶化,同时也节省时间和精力。
如果协商无果,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是负责监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的政府机构。劳动者可携带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等,到当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劳动监察部门会对投诉进行调查核实,若发现单位确实存在违法行为,会责令单位限期支付经济补偿金。
劳动仲裁也是重要的维权途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仲裁时,需提交仲裁申请书,并按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同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会安排开庭审理,听取双方的陈述和辩论,并依法作出裁决。劳动仲裁的处理期限一般为45天,案情复杂的可延长15天。
若劳动者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能向人民法院。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在整个维权过程中,劳动者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以证明自己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事实等。只有这样,才能在维权时更有底气,更有可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本文来源:https://www.falvce.com法律解析: 单位不给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可与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也可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