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时称兄道弟,还钱时玩失踪?砀山民间借贷‘老赖’怎么治?
在咱们安徽砀山这片人情味浓厚的土地上,邻里之间互相帮衬、亲戚朋友间搭把手借钱应急,本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可偏偏有些人,借钱的时候说得天花乱坠:“哥,你放心,月底就还!”“姐,我发了工资第一件事就是打给你...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人——开口借钱时说得比唱得还好听:“兄弟,急用五万,月底一定还!”结果到期一问,电话不接、微信拉黑,再发消息就变成“在忙”“忘了”“手头紧”,最气人的是,他还活得比你滋润:朋友圈晒旅游、发聚餐、换新车,就是不提还钱的事。
别慌,今天我就以一个干了十几年民商事纠纷的律师身份,跟你掏心窝子聊聊:当老赖欠钱不还,普通人手里到底有哪些“合法狠招”可以反制?怎么一步步把属于你的钱要回来?

很多人吃亏,就吃在“太讲情义”,朋友开口,转账不留字据,连句“借条”都没让写,等到翻脸了才发现——微信聊天记录删了,语音听不清,银行流水又没备注“借款”,法院一看:“这算赠与还是投资?”直接驳回。
✅正确做法是:
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从你发现他可能赖账那一刻起,就要开始“留痕”。
很多人觉得“发律师函太吓人”,其实恰恰相反——一封专业的催款函,是你给对方最后一次体面还款的机会,也是为后续诉讼铺路的关键一步。
我经手的一个案子,当事人拖了两年没要回8万块,后来我们发了函,三天内对方主动联系说“愿意分期”,为什么?因为普通人不怕你骂他,但他怕“事闹大”、怕单位知道、怕影响征信、怕被起诉。
✅ 催款函至少包含:
这一招不是为了吓唬人,而是把口头债务转化为书面确认,让对方意识到:这事已经升级了。
到了这一步,就别再幻想“他会良心发现”了,现实是:大多数老赖,只有被法院执行了,才会真正紧张。
你以为法院判了也没用?错!现在的执行系统早就不一样了:
更狠的一招:申请财产线索悬赏,你可以向法院提交线索,比如他知道对方藏了一辆车,法院查实后拍卖,你还能分一部分奖励金。
我的当事人李女士,借给闺蜜6万元说是“应急周转”,结果半年没动静,微信催,对方回“最近项目没回款”,李女士忍了三个月,终于来找我。
我们调取了两样关键证据:
就凭这两点,法院认定借贷关系成立,判决后对方仍不还,我们立即申请强制执行,查到她在某平台有笔理财即将到期,法院直接划扣。
最讽刺的是,她还穿着那条用你钱买的裙子,在朋友圈发“女人要爱自己”,连高铁都坐不了。
《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有明确被告、具体诉讼请求和事实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
出借人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五条
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法院可对其采取限制消费措施,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说到底,借钱不还不是“经济问题”,而是“信用诈骗”,你越心软,他越猖狂;你越拖延,证据越难找。
所以请记住这三句话:
- 情义归情义,规矩归规矩,借钱一定要留证;
- 催收不是撕破脸,而是提醒对方:我知道你在耍赖;
- 法律从不偏袒弱者,但它永远站在准备充分的人这边。
别再默默忍受,也别靠骂街出气,拿起法律武器,该起诉就起诉,该执行就执行,你要的不是报复,是拿回本就属于你的尊严和公道。
毕竟,这个世界不会惩罚坏人,除非你——亲手把它推向法庭。
借钱时称兄道弟,还钱时装死失联?教你三招狠招治老赖!,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人——开口借钱时说得比唱得还好听:“兄弟,急用五万,月底一定还!”结果到期一问,电话不接、微...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