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不还=坐牢?老赖真会被判刑吗?一文讲透民事和刑事的界限!
朋友张口借了五万块,说好三个月还,结果一拖就是三年,电话不接、微信拉黑,人影都见不着,你气得牙痒痒,心里直犯嘀咕:“这算不算诈骗?他会不会坐牢?”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一件事——老赖借钱不...
朋友张口借一万,说好三个月就还,结果三年过去了,电话不接、微信拉黑,人影都见不着,你气得牙痒痒,心里盘算:“这都算诈骗了吧?怎么不能把他送进去?”
别急,今天我就以一个执业十几年的律师身份,跟你掏心窝子聊聊——老赖借钱不还,到底能不能判刑?

很多人搞混了一个根本问题:借钱不还是民事债务纠纷,不是刑事犯罪,换句话说,光是“不还钱”这三个字,本身不构成犯罪。
法院能干啥?
你可以去法院起诉他,打赢官司后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可以查封他的车、冻结他的银行卡、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老赖黑名单”),甚至限制他坐高铁、飞机、住星级酒店。
但注意!这些都不是“坐牢”,而是民事执行措施。
那什么时候能进监狱?
答案是:当他不仅欠钱不还,还故意转移财产、伪造证据、拒不执行法院判决时,才可能触犯刑法。
关键看有没有“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
举个例子:
法院判他还你10万,他也收到了判决书,但他偷偷把房子过户给亲戚,车子卖了不露面,银行账户清空,玩失踪……这种行为,已经不是“没钱还”,而是“有钱不还、恶意逃避”。
这时候,你作为申请人,可以向法院申请追究他的刑事责任——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这种行为最高可判七年!
还有更恶劣的:
有人借钱时就压根没打算还,虚构项目、伪造收入证明,骗你把钱打过去,然后挥霍一空,这种就不只是“老赖”了,而是诈骗,从一开始就是冲着非法占有去的,那就直接构成诈骗罪,坐牢跑不了。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特别典型。
当事人小李借给朋友王某80万,说是投资奶茶店,签了借条,约定了利息和还款时间,结果半年后,店没开成,人也找不到了,小李起诉胜诉,法院判决王某归还本金加利息。
可进入执行阶段后发现:王某名下啥都没有,一查才发现,他在判决前就把一套房产低价转给了他妹妹,车子也过户到朋友名下。
我们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交了转账记录、房产变更信息、聊天记录等证据,法院认定王某“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不是所有老赖都能逍遥法外,关键是你得抓住他“恶意逃债”的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明确规定:隐藏、转移财产,虚假诉讼,暴力抗法等行为,均属于“拒不执行”的范畴。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合同成立后,借款人应按约定返还借款,未按时偿还的,出借人有权请求法院保护其债权。
说到底,欠钱不还不一定坐牢,但恶意逃债、挑战司法权威,一定会付出代价。
作为普通人,你要记住这几件事:
✅ 借钱一定要签书面借条,写明金额、利息、还款时间、用途;
✅ 转账尽量用银行或支付宝、微信,留痕!别用现金;
✅ 起诉后一旦胜诉,立刻申请强制执行,盯紧对方财产动向;
✅ 发现对方转移资产、虚假离婚、隐匿收入,马上收集证据,考虑刑事控告。
法律不是摆设,执行也不是终点,当你穷尽手段仍追不回血汗钱时,请相信:司法的铁拳,终会落在那些践踏诚信的人头上。
别怕麻烦,别轻言放弃,你维护的不仅是自己的钱,更是这个社会最基本的公平与底线。
本文由执业律师原创撰写,案例真实改编,仅供普法参考,具体案件请咨询专业律师,切勿自行套用。
借钱不还=坐牢?老赖欠钱到底能不能判刑,一文讲透真相!,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朋友张口借一万,说好三个月就还,结果三年过去了,电话不接、微信拉黑,人影都见不着,你气得牙痒痒,心里盘算:“这...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