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户口怎么办?迁不走、落不了?一文说清实操路径!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法律顾问老张,今天咱们聊一个听起来“不起眼”,但真遇到事儿能让人焦头烂额的问题——离婚后户口怎么办? 很多人以为,领了离婚证,婚姻关系就一刀两断了,可现实是,很多人的户口还和前配偶...
朋友开口借钱,信誓旦旦说“下个月就还”,结果转头就玩消失,电话不接、微信拉黑,甚至见面都装不认识?你心里憋着一股火,想报警,又怕警察说“这是民事纠纷,我们不管”。
别急,今天我就以一个执业十几年的律师视角,给你掰开揉碎讲清楚:老赖借钱不还,到底能不能报警?什么时候该报警?怎么报才有效?
很多人误以为“欠债不还”就是犯罪,其实不然,在我国法律体系里,普通的民间借贷属于民事纠纷,确实不属于公安机关的管辖范围,警察一般不会立案抓人,更不会帮你追债。

如果对方在借钱时就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比如虚构身份、伪造收入、借完就失联、把钱拿去挥霍……这就可能涉嫌诈骗罪了!
关键区别在于:
👉 是“还不起”?——民事问题,走法院起诉。
👉 还是“根本就没想还”?——刑事问题,可以报警!
如果你发现对方有以下任一行为,别犹豫,立刻收集证据,准备报警:
这些都不是简单的“赖账”,而是典型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诈骗行为。
别一冲动就跑派出所,警察问你“证据呢?”,你答不上来,只会被劝回去打官司,要想报警成功,必须提前准备好:
✅第一,完整保留所有证据链
✅第二,整理一份清晰的《报案材料》
不要只说“他欠我五万不还”,要说清楚:
这份材料越详细,警察越可能受理。
✅第三,去对口的派出所报案
一定要去对方户籍地或实际居住地的派出所,或者你交付现金/转账发生地的辖区派出所,跨区报案可能被推诿。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林借给同事张某8万元,说是用来开奶茶店,还写了借条,结果一个月后,张某辞职失联,小林查银行流水发现,那笔钱三天内就在澳门POS机上刷光了。
我们调取了张某的出入境记录,发现她在收款当天就飞往澳门,聊天记录里,她还对别人炫耀:“从傻白甜那儿骗的钱,赢了一半。”
这种明显“虚构用途+携款出境+用于非法活动”的行为,已经超出民事范畴,我们协助小林报案,警方以涉嫌诈骗立案侦查,三个月后将张某抓获,最终被判刑三年。
这个案子的关键,就是资金流向与谎言直接对应,形成了完整的犯罪证据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明确: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追诉。
也就是说,只要骗钱金额超过3000元,且有非法占有目的,就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很多受害者一听“这是民事纠纷”,就自动放弃报警,默默去法院起诉,可问题是,老赖早把财产转移了,你赢了官司也拿不到钱。
而一旦上升到刑事层面,公安机关可以冻结账户、查封资产、通缉抓捕,力度远超法院执行。
所以我的建议是:
🔹 如果只是暂时困难、愿意沟通,走民事诉讼;
🔹 但如果对方从头到尾都在演戏,别心软,别犹豫,立即收集证据,果断报警!
不是所有借钱不还都是“赖”,有些是“骗”。
你每一次理性维权,不仅是为自己讨回公道,也是在帮社会清除一个蛀虫。
法律从不鼓励忍让,它保护的是清醒、勇敢、有准备的人。
你,准备好了吗?
朋友开口借钱,信誓旦旦说“下个月就还”,结果转头就玩消失,电话不接、微信拉黑,甚至见面都装不认识?你心里憋着一...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