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借钱不还,婚嫁钱打了水漂?怎么办!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糟心事——亲戚朋友开口借钱,说是急用,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就还”,结果一拖就是两三年,电话不接、微信拉黑,人影都找不着,更离谱的是,这笔钱,原本是打算给女儿当陪嫁的“保命钱”! 最近...
急着办贷款、落户、职称评审,或者想走捷径快速拿证,结果轻信了“有门路”的中介,交了几千甚至上万的“服务费”,对方却迟迟不办事,最后电话不接、微信拉黑,人影都找不着?这时候才反应过来——自己被骗了。
别慌,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被中介骗了到底该怎么办?钱还能不能要回来?要不要报警?有没有法律撑腰?

得搞清楚一件事:你遇到的是“服务没做好”还是“从头到尾就是一场骗局”?
这很关键,如果是前者,比如中介收了钱但服务质量差、承诺没兑现,那可能属于民事纠纷,可以走合同违约或服务合同纠纷的路子;但如果是后者——压根就没打算办事,纯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收钱跑路,那就是诈骗,已经触犯刑法了。
怎么判断是不是诈骗?记住这几个关键词:
如果你中了以上几条,那大概率不是运气差,而是被人当韭菜割了。
那接下来该怎么办?别急,四步走,稳准狠!
第一步:收集证据,一个都不能少!
你现在最该做的不是哭天抢地,而是冷静下来,把所有能证明你们之间交易和沟通的材料都保存好:
这些不是“可能有用”,而是将来维权的命根子,没有证据,再有理也白搭。
第二步:尝试协商,但也别抱太大希望
你可以先试着联系对方,态度强硬一点,要求退款,有时候骗子怕事情闹大,可能会退一部分息事宁人,但如果对方直接无视或继续画饼,那就别浪费时间了。
拖延战术是骗子的惯用伎俩,他们就是等你心软、放弃。
第三第:果断报警,别犹豫!
很多人觉得“这是经济纠纷,警察不管”,这是大错特错!
只要对方是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你的财物,且金额达到立案标准(一般3000元以上),这就是诈骗罪,属于公安机关管辖范围。
带上你的证据去当地派出所报案,要求立刑事案件,如果警方一开始推脱说是“民事纠纷”,你一定要坚持主张:对方从一开始就无履行能力或无履行意愿,属于诈骗行为。
必要时,可以向上级公安机关投诉或申请复议。
第四步:民事起诉,双管齐下
即使刑事立案了,也不妨碍你同时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返还财产、赔偿损失,刑事案件的结果可以作为民事案件的重要证据。
法院判决后,哪怕对方暂时没钱,也可以申请列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让他寸步难行。
以案说法:小李的“快速落户”梦碎记
2023年初,小李想在北京落户,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位“资深中介”张某,张某拍着胸脯说:“我有内部关系,三个月搞定,不过要先交5万服务费,事成再付3万。”
小李信以为真,转账5万元,并保留了聊天记录和转账凭证,可三个月过去了,张某一直以“正在走流程”“领导出差”等理由搪塞,半年后,张某彻底失联。
小李报警,警方调取张某背景发现:他名下有多起类似投诉,且并无任何代理资质,张某因涉嫌诈骗被刑拘,涉案金额超40万元,小李的5万元虽未全部追回,但部分通过退赃程序得到补偿,并在后续民事诉讼中获得法院支持。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骗子往往利用信息差和焦虑心理作案,但只要有证据、敢维权,法律不会让老实人吃亏。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公民对涉嫌诈骗的行为有权报案,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受理并审查。
律师总结:
被中介骗了,别自认倒霉,更别羞于启齿。你不是傻,是对方太狡猾,真正的聪明人,不是从不踩坑,而是踩了坑知道怎么爬出来。
关键就在于:快取证、早报警、不妥协、不放弃,法律不会因为你是普通人就站在你对面,但前提是你得主动站出来,用证据说话。
记住一句话:每一个骗子的猖狂,都源于受害者的沉默,你维权,不仅是为自己讨回公道,也是在帮下一个可能被骗的人挡住陷阱。
如果你已经被骗,请立刻行动。
你的钱,值得被认真对待。
你的尊严,更不该被践踏。
急着办贷款、落户、职称评审,或者想走捷径快速拿证,结果轻信了“有门路”的中介,交了几千甚至上万的“服务费”,对...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