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全要花多少钱?交多少费才不踩坑?
官司还没打完,对方就把房子卖了、车子过户了,钱转得干干净净,等你胜诉了却发现“赢了官司拿不到钱”?这时候,财产保全就派上用场了——它就像给对方的资产“贴个封条”,防止他偷偷转移。 可问题来了:想申请...
官司打赢了,对方却悄悄转移财产,最后判决书成了一张“白条”?这时候,很多人会想到一个法律武器——财产保全,但一问律师:“做财产保全得花多少钱?”答案五花八门,有人说是几千块,有人动辄几万,还有人说要看标的额……这钱到底怎么算?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把这件事讲清楚。
先打个比方:财产保全就像给你的胜诉结果买一份“保险”,法院在案子没判之前,先帮你把对方的钱、房、车等资产“冻结”起来,防止他偷偷溜走,听起来很香,对吧?但这份“保险”可不是免费的,它有明确的收费标准和流程讲究。

财产保全的费用主要分两部分:申请费和担保费。
这是交给法院的“门票钱”,全国统一标准,依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规定,属于非财产案件中的“保全申请费”,具体怎么收?看这张“阶梯表”:
举个例子:你要保全价值200万元的房子,那申请费就是:
加起来一共:30 + 990 + 4500 + 1000 =6520元
这个费用最终由败诉方承担,但你得先垫付。
法院为了防止你滥用保全、恶意冻结别人资产,通常要求你提供“担保”,最常见的就是找保险公司买一份“保全责任险”。
这笔费用一般是保全金额的5‰ 到 3‰,也就是千分之零点五到千分之三,比如保全200万,按1.5‰算,就是3000元左右。
如果你自己有房产、现金或银行保函,也可以用自己的资产做担保,那就省下这笔保费,但手续更复杂,还得评估、公证,不一定划算。
我去年代理一位客户,他借给朋友150万做生意,结果对方赖账不还,我们起诉后立刻申请了财产保全,冻结了对方名下一套市值180万的房产。
但问题来了——客户一开始嫌贵,想省担保费,坚持用自己的房子做担保,结果光是去房管局办抵押登记、找评估公司估价,折腾了两周,还花了近5000块杂费,等手续办好,对方已经把车过户给了亲戚。
后来我们改用保险担保,三天内完成保全,效率高得多,最后官司赢了,法院直接拍卖房产回款,客户感慨:“早知道早点买保险,省心又省钱。”
这个案子让我明白:保全不是越便宜越好,而是越快越稳才最重要,时间拖得越久,风险越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4条规定:
“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14条明确规定:
“申请保全措施的,根据实际保全的财产数额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一)财产数额不超过1000元或者不涉及财产数额的,每件交纳30元;
(二)超过1000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三)超过1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但最高不超过5000元。”
注意!这里有个“但书”:保全申请费最高不超过5000元,也就是说,哪怕你保全1个亿,最多也只收5000元申请费,是不是有点意外?但这正是国家鼓励当事人积极维权的设计。
很多人觉得财产保全是额外成本,能省则省,但我执业十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不做保全的胜诉,可能是最贵的失败。
你想啊,打赢了拿不到钱,律师费、时间、精力全打了水漂,而保全费通常只占标的额的1%甚至更低,却能换来执行保障,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
所以我的建议是:
✅ 小额纠纷(50万以下):优先考虑保险担保,快捷高效;
✅ 大额资产:可结合自有资产+保险组合担保,降低成本;
✅ 紧急情况:立即申请诉前保全,72小时内必须行动!
记住一句话:保全不是增加成本,而是锁定胜利果实的关键一步,别让一时的犹豫,变成日后追悔莫及的遗憾。
如果你正在打官司,不确定要不要保全,或者不知道怎么操作最省钱,不妨先算笔账——比起赢了官司却拿不到钱,这点前期投入,真的值得。
财产保全要花多少钱?交费前必须搞清的5个关键点!,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官司打赢了,对方却悄悄转移财产,最后判决书成了一张“白条”?这时候,很多人会想到一个法律武器——财产保全,但一...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