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借钱不还怎么说话?软硬不吃怎么办,这三招让他主动还钱!
咱们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两个“熟人”——嘴上说得比唱的还好听:“兄弟,借两千应个急,月底一定还!”结果呢?月底过了三个月,他还在朋友圈晒烧烤配啤酒,你一提还钱,他就开始演苦情剧:“哎呀最近真没钱啊,孩子补...
朋友开口借钱,说得情真意切,你心一软就借了;结果到期了,对方不是“最近手头紧”,再宽限几天”……可这一“宽限”,就是半年、一年,电话不接,微信拉黑,人影都见不着,你说他是不是老赖?他倒是不否认,但就是不还钱。
这时候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我是不是太傻了?”“法律能帮我吗?”“难道只能认栽?”

别急,作为一名处理过上百起民间借贷纠纷的律师,我可以明确告诉你:老赖不还钱,不是你倒霉,是他违法!你完全有办法让他坐不住、躲不了、赖不掉!
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你讲清楚:面对老赖,你该怎么说、怎么做,才能把钱要回来。
很多人一发现对方不还钱,立马暴跳如雷,发朋友圈骂人、打电话吼“你再不还我就告你!”——这看似解气,实则容易打草惊蛇,让对方提前转移财产,甚至反咬你“威胁恐吓”。
正确的做法是:保持冷静,留好证据,用“理性+坚定”的语气沟通。
你可以这样说:
“兄弟,我知道你最近可能确实有点难处,我也不是逼你马上还清,但当初借钱的时候咱们说好的时间,现在已经拖了三个月了,我这边也有自己的压力,房贷、孩子学费都等着用钱,你看这样行不行:咱们重新定个还款计划,哪怕每个月还两千,也比一直拖着强,你要是觉得难,咱们当面聊聊,总得有个交代。”
这话听着客气,但字字都在点上:
你要的是钱,不是吵架。情绪越稳,对方越容易心虚。
很多人吃亏就吃在:只有转账记录,没有借条或聊天记录佐证。
你以为微信转了5万块,备注“借款”,就万事大吉?错!如果对方咬死说是“赠与”或者“合伙投资款”,你没证据,法院很难支持。
在催款过程中,一定要做一件事:补证据!
给他发一条微信:
“上次借你的五万块钱,到现在已经六个月了,一直没还,你看什么时候方便安排一下?咱们当初说好年底还的,我也好安心。”
只要他回一句:“知道了,最近在筹”“再等等”“我没忘”……恭喜你!这条聊天记录就是承认债务存在的直接证据!
再加上之前的转账记录,基本就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如果沟通一个月都没进展,那就别再“温柔”了,这时候必须亮出底牌:发律师函,准备起诉。
很多人觉得“请律师太贵”“打官司太麻烦”,但你知道吗?一份专业的律师函,往往比你自己催十次都有用。
为什么?因为普通人催债,对方觉得你“没招”;但律师函一到,意味着事情已经进入法律程序,对方的征信、资产、出行都可能受影响,很多老赖一看函件抬头有律师事务所公章,立马就慌了,主动联系你还钱。
现在法院对民间借贷案件审理效率很高,小额诉讼(5万以下)一般两个月内就能出判决,胜诉后申请强制执行,查封银行卡、冻结微信支付宝、列入失信名单……他连高铁都坐不了!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借给大学同学8万元应急,当时微信说了“年底还”,也有转账记录,结果到期后对方装失忆,后来干脆拉黑。
我们指导小李先发了一条确认债务的微信,对方回复:“我现在真没钱,有钱肯定不会赖。” 这句话成了关键证据。
接着我们发出律师函,三天后对方主动联系,说“能不能少还点”,我们坚持全额主张,并提起诉讼,法院很快判决支持本金+6%年利率的逾期利息,执行阶段查到对方名下有辆车,立刻查封拍卖,钱全追回来了。
最讽刺的是,开庭那天对方还说:“我以为他不会真告我。”
你看,老赖不怕熟人,就怕动真格的。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出借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
借款人未按约定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国家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
出借人向法院起诉时,应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或其他能够证明借贷关系存在的证据。
借钱给朋友,本是情分;按时归还,才是本分。
老赖之所以敢赖,是因为他知道你心软、怕麻烦、不懂法。
但我想告诉你:维权不是斤斤计较,而是守住底线。
你不必咄咄逼人,但必须立场坚定;
你不必马上打官司,但要让他知道:你不还,这事就没完。
记住三句话:
✅ 沟通要理直气壮,但别情绪化
✅ 证据要提前固定,别等事后再补
✅ 行动要果断坚决,别心存侥幸
这个社会从来不缺好人,缺的是有原则的好人。
你的钱,值得被认真对待;你的信任,不该被肆意辜负。
下次再遇到老赖,别问“怎么办”,直接告诉他:
“我已经咨询过律师了,下一步就是起诉,你想私下解决,还是法庭上见?”
这句话一出口,很多“暂时困难”的人,突然就有钱了。
老赖借钱不还?别慌,这3招让他主动还钱!,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朋友开口借钱,说得情真意切,你心一软就借了;结果到期了,对方不是“最近手头紧”,再宽限几天”……可这一“宽限”...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