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金怎么算?每月能领多少?断缴后还能申领吗?一文讲透!
嘿,朋友,最近是不是正为找工作发愁?或者刚被公司“优化”了岗位,心里七上八下,不知道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过?别慌,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你最关心的问题——失业金到底怎么算?我到底能领多少钱?什么时候能开始领?...
每个月工资条上那一串“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到底是谁在收?这些钱是怎么算出来的?为什么隔壁老王说他交得多,我却感觉没交多少?更关键的是——要是哪个月公司没给我交,是不是就白干了?
今天咱们不整那些冷冰冰的术语,就用大白话,把社保这件事从头到尾给你捋清楚,毕竟,这可是你未来养老、看病、生娃、失业时最靠得住的“隐形存款”。

我们现在说的“五险”,
这五项里,前四项是单位和个人一起出钱,最后一项现在基本并入医保,由单位全额承担。
那具体怎么算?举个例子你就懂了。
假设你在深圳上班,月工资1万元,公司按实际工资给你缴纳社保(注意,这是理想情况):
| 项目 | 单位缴费比例 | 个人缴费比例 | 单位出多少钱 | 你自己扣多少钱 |
|---|---|---|---|---|
| 养老保险 | 14% | 8% | 1400元 | 800元 |
| 医疗保险 | 2% | 2% | 620元 | 200元 |
| 失业保险 | 7% | 3% | 70元 | 30元 |
| 工伤保险 | 14%-1.5%(浮动) | 0 | 约14元 | 0 |
| 生育保险 | 5% | 0 | 50元 | 0 |
合计下来,公司每月为你“默默付出”约2154元,而你工资被扣除1030元,别心疼,这部分钱不是打了水漂,而是存进了你的“社会保障账户”,将来都会以各种形式还给你。
⚠️ 注意:各地比例略有差异,比如北京、上海、杭州都不一样,而且有缴费基数上下限,比如你月薪3万,可能不会按3万全额缴,而是封顶到当地社平工资的3倍;如果你月薪3000,也可能按最低标准缴,这就是很多人觉得“工资不高但扣得不少”或“工资高但缴得不多”的原因。
很多人跳槽、换工作,中间空了一个月,社保断了,慌不慌?
短期断缴,影响不大,尤其是养老和医疗这类累计型的,养老金看的是“累计缴费年限”,断一个月不影响大局。
但有几件事你得特别当心:
所以啊,换工作期间,建议尽量让新旧公司无缝衔接,或者自己以灵活就业身份续上,别让社保“掉链子”。
小李在深圳一家互联网公司做了三年,月薪1.5万,一直以为公司按标准给他交社保,结果去年辞职后去办居住证积分,发现自己的社保缴费基数只有6000元!
他去找公司理论,人事轻描淡写地说:“我们按最低基数交,大家都这样,省成本嘛。”
小李懵了:这意味着他未来退休金少一大截,医保个人账户返钱也少了,公积金也没足额缴——整整三年,他损失了近10万元的社会保障权益!
后来他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补缴差额,最终仲裁委支持了他的请求,公司不仅补了社保,还赔了一笔补偿金。
这个案子说明什么?企业按最低基数甚至不缴社保,是违法行为!你有权追讨!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明确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第六十条进一步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也将“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列为劳动者可单方解除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的情形之一。
也就是说,不缴、少缴、断缴社保,都是违法的,你可以投诉、仲裁,甚至离职索赔。
朋友们,社保不是公司给你的“福利”,而是法律赋予你的基本权利,它像一把看不见的伞,在你生病、失业、生育、年老时,默默撑起一片天。
别再觉得“到手工资多一点就好”,如果公司没给你足额交社保,那不过是把本该属于你的保障,悄悄转化成了眼前的蝇头小利。
记住三点:
社保这件事,看起来琐碎,实则关乎一生,你今天省下的每一分保费,未来都可能变成沉重的负担,别让无知,透支了你的晚年尊严。
好好工作,更要好好参保,这才是真正的“长期主义”。
社保怎么算?每月扣多少才合理?断缴会有什么后果?,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每个月工资条上那一串“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到底是谁在收?这些钱是怎么算出来的?为什么隔壁老王...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