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起诉别人?手把手教你从憋屈到胜诉的全过程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明明是对方欠钱不还、违约在先,甚至把你气得睡不着觉,可一想到“打官司”,脑袋就大了?材料怎么准备?法院去哪告?要不要请律师?流程走多久?一连串问题像堵墙一样挡在面前。 别慌,今...
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被欠钱不还、被人造谣中伤、或者合作项目被人坑得血本无归,心里憋着一口气,只想冲进法院把对方告上法庭?可真要动笔写诉状时,却发现脑子一片空白:“我该从哪开始?”“要准备啥材料?”“法院会不会不收我的案子?”
别急,今天我就以一个执业十几年的律师身份,用大白话、接地气的方式,带你一步步走完“起诉一个人”的全过程,不是冷冰冰的法条堆砌,而是像朋友聊天一样,把每一个关键点掰开揉碎讲清楚。

很多人一上来就说“我要告他”,但其实,起诉是最后手段,不是情绪出口,在决定立案前,先冷静三分钟: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咱们继续往下走。
很多人连对方身份证号都不知道就想着要起诉,这就像寄快递没写收件人地址——根本送不到。
明确被告是谁?
👉 小技巧:如果不知道身份证号,可以委托律师持法院《调查令》去派出所调取;或者通过支付宝/微信实名信息间接确认(需结合其他证据)。
去哪个法院告?
记住一句话:原告就被告,也就是一般去被告所在地的基层法院起诉。
但也有例外:
比如你在北京,对方在深圳,原则上你就得到深圳的法院起诉,但如果你们之间的借款是通过微信转的账,且约定“还款地在北京”,那你就有机会在北京起诉。
法院不是菜市场,你说“他欠我钱”就行?不行!你得拿出“干货”,以下是必备四件套:
起诉状(模板我会给你)
证据清单 + 证据材料
身份证明
送达地址确认书
法院提供的表格,填你的联系方式和邮寄地址。
⚠️ 特别提醒:所有材料一式两份(法院一份,被告一份),电子版也要准备好,现在很多法院要求网上立案。
现在全国推行“智慧法院”,大部分案件都可以在网上操作。
如果网上不通过,再带着纸质材料去法院窗口递交。
立案成功≠打赢官司,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一旦立案,接下来就是标准流程:
整个过程可能持续半年以上,耐心很重要。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老李借给朋友小王8万块,只有微信转账和几句聊天记录:“兄弟,月底一定还”,结果拖了一年都没动静。
老李一开始觉得“不就是八万吗,我去法院一告一个准”,可到了法院,工作人员问他:“有借条吗?”他说没有。“有约定利息吗?”也没有。“能证明这是借款而不是赠予吗?”更难了。
后来我们补强证据:调取了两人之前的通话录音,里面有小王亲口说“这钱我借来周转”的内容;又整理了全部聊天记录时间线,证明前后存在借贷合意。
最终法院认定借贷关系成立,判小王返还本金及LPR利率计算的利息,虽然赢了,但耗时五个多月。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感情归感情,法律讲证据,哪怕对方是你亲兄弟,借钱不留痕,风险全在你自己身上。
第119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64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第122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民法典》第667条: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这些条文看着枯燥,但每一句都决定了你能不能走进法庭的大门。
很多人把“起诉”当成一种报复手段,想着“让你吃点苦头”,但我要告诉你:打官司的本质,是用规则赢回公平,而不是用情绪压倒对方。
你想告一个人,没问题,但请做到三点: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法律不会因为你的愤怒而倾斜,但它一定会为你的准备而亮灯。
如果你正在纠结要不要起诉,不妨先静下来整理手里的“牌”——证据够不够?路径对不对?成本划不划算?必要时,找个靠谱律师聊聊,花几百块咨询费,可能省下几万块冤枉路。
毕竟,打赢一场官司,靠的从来不是冲动,而是专业和准备。
本文由执业律师原创撰写,旨在普及法律常识,不构成个案法律意见,如遇具体纠纷,请及时咨询专业律师。
怎么起诉一个人?手把手教你从想告到开庭的全流程,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被欠钱不还、被人造谣中伤、或者合作项目被人坑得血本无归,心里憋着一口气,只想冲进法院把对...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