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怎么办理?被刑事拘留后还有救吗?

普法百科36秒前1

说实话,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跟公安机关打过交道,一旦家里有人突然被带走、被刑事拘留,全家立马就慌了神,电话打不通,人见不着,消息全靠“小道”传来传去,焦虑得睡不着觉,这时候,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能不能办取保?”但问题是——取保候审到底该怎么申请?谁有资格申请?要准备什么材料?成功率高不高?

今天我就用大白话,把这事儿给你掰扯清楚。

取保候审怎么办理?被刑事拘留后还有救吗?


先搞明白:什么叫“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不是“放人”,也不是“没事了”,它是一种在案件侦查、审查起诉或审判阶段,允许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暂时不被羁押,但需遵守一定条件的强制措施

说白了,就是你虽然涉嫌犯罪,但还没定罪,法院或公安机关认为你暂时不需要关在看守所,只要保证随叫随到、不串供、不逃逸,就可以先回家。

这对当事人和家属来说,意义重大——至少能正常生活、配合律师办案、稳定情绪,甚至争取更好的处理结果。


哪些人可以申请取保?

别以为只有嫌疑人自己才能申请,根据法律规定,以下三类人都可以提出取保申请:

  1. 犯罪嫌疑人本人
  2. 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比如父母、配偶、子女);
  3. 辩护律师

特别提醒:很多家属第一反应是“等通知”,其实越早申请越好,黄金72小时、前7天,往往是决定是否批捕的关键窗口期,律师介入越早,越有机会说服办案机关“不必羁押”。


取保候审的条件有哪些?

不是你想取保就能取保的,法律上是有明确门槛的,主要看这几点:

  •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更轻刑罚的
  • 罪行较轻,社会危险性小,不会妨碍诉讼进行的
  •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或怀孕、哺乳期的妇女
  • 羁押期限届满,案件还没办完的

举个例子:如果你老公因为打架被刑拘,但对方伤得不重,已经赔偿谅解,且平时表现良好、无前科,这种情况下,取保的可能性就非常高。

而如果是涉毒、暴力犯罪、团伙作案等,审查就会严格得多。


怎么操作?流程是啥?

别急,我给你梳理一个清晰的操作路径:

  1. 第一时间委托律师
    别自己瞎打听!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律师可以第一时间会见当事人,了解案情,评估风险,并向办案机关提交《取保候审申请书》。

  2. 准备必要材料

    • 申请人身份证明;
    • 与嫌疑人的亲属关系证明;
    • 担保人信息或保证金准备(一般1万起,视地区和案情浮动);
    • 赔偿协议、谅解书(如有);
    • 医疗证明(如患病);
    • 工作单位证明、居住证明等,证明其有固定住所和稳定生活。
  3. 提交申请,等待答复
    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7日内作出决定,同意的,出具《取保候审决定书》;不同意的,也应说明理由。

  4. 办理担保手续
    可以选择“人保”(找一名符合条件的担保人)或“财保”(交纳保证金),注意:保证金不是罚款,案子结束后,只要没违反规定,基本都能退还。

  5. 严格遵守取保期间的规定
    不得离开居住地、随传随到、不得干扰证人、不得毁灭证据……一旦违规,立马收监!


以案说法:一场“抢时间”的取保战

去年夏天,我接手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23岁,大学刚毕业,在酒吧和人发生口角,推搡中导致对方鼻骨骨折,被以故意伤害罪刑拘。

家属几乎崩溃,觉得“这辈子毁了”,我们第二天就赶到看守所会见,发现对方伤情确实构成轻伤二级,但小李认错态度好,家属也主动联系赔偿8万元并取得书面谅解。

我们立刻起草取保申请,附上赔偿协议、谅解书、学校表现证明、父母工作证明,并强调其无前科、社会危害性极低,第三天就提交给派出所和检察院。

第6天,公安机关作出决定:同意取保候审

后来案件走的是刑事和解程序,最终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

你看,如果当时家属只是干等,错过最佳时机,很可能就被批捕了,后续再想出来,难度翻倍。


法条链接(真实有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 第六十八条:

    决定取保候审的,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 第九十九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


律师总结:取保不是运气,而是策略

很多人把取保候审当成“求情”或者“走关系”,这是误区,真正的取保,拼的是反应速度、材料准备、法律依据和沟通能力

记住几个关键点:

越早越好——前7天是黄金期;
律师必须尽早介入——只有律师能第一时间会见、阅卷、沟通;
证据要扎实——谅解书、赔偿凭证、病情证明,都是加分项;
别信“包过”承诺——合法合规才是正道,走歪门邪道反而害人害己。

最后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亲人出事,谁都慌,但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冷静,法律从不拒绝理性的人,只要你行动及时、方法得当,哪怕身陷囹圄,也有机会重获自由。

取保不是终点,但它是一束光——照亮回家的路。

取保候审怎么办理?被刑事拘留后还有救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轻伤二级怎么判刑?被打后对方被抓了就没事了吗?
« 上一篇6分钟前
×
05
2025 11

取保候审怎么办理?被刑事拘留后还有救吗?

说实话,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跟公安机关打过交道,一旦家里有人突然被带走、被刑事拘留,全家立马就慌了神,电话打不通,...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