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吹得天花乱坠,消费者如何一招制胜举报虚假宣传?
虚假宣传怎么举报?手把手教你维权! 最近是不是总刷到“三天瘦十斤”“一贴治百病”的广告?买回家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别急,你很可能遇到了虚假宣传!作为消费者,咱们不能光吃哑巴亏,今天就来聊聊怎么用...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在网上看到一款产品,广告写得天花乱坠:“三天瘦十斤”“无效全额退款”“行业唯一认证技术”,结果买回来试了试,不仅没效果,连客服都联系不上,那一刻,火气蹭地就上来了:这不是明摆着骗人吗?
别急,这种情况在法律上叫“虚假宣传”,属于典型的违法行为,但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算了吧,就几十块钱,不值得折腾”,可你知道吗?正是这种“算了”的心态,才让一些商家越来越肆无忌惮,今天我就从一个律师的角度,手把手教你:虚假宣传怎么举报?被坑了能不能要回钱?关键证据怎么留?让你在维权路上不再一头雾水。
先划重点:虚假宣传 ≠ 夸张表达。
比如护肤品说“让你重回18岁”,这属于广告修辞;但如果说“7天祛斑90%”“经国家药监局认证可替代激光治疗”,这就越界了——因为它提供了具体数据和权威背书,一旦查实不属实,就是典型的虚假宣传。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广告法》,虚假宣传的核心在于:对商品的质量、性能、功能、用途、价格等作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或误导消费者。
简单说:你说的,跟实际的,差太远,而且足以让人做出错误购买决定,那就是违法。
别再只会打12315了,虽然有用,但咱们得讲究策略,把每一步都踩在点上。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很多人维权失败,就是因为证据不足。
⚠️注意:微信截图最好用手机自带截屏,别用第三方工具,否则可能被质疑真实性,如果涉及金额较大,建议做网页公证,费用几百块,但法庭上直接采信。
别只盯着商家,我们要打“组合拳”。
平台投诉
淘宝、京东、抖音等都有“假冒/虚假宣传”投诉入口,提交证据后,平台通常会在48小时内处理,严重者会下架商品、扣分甚至封店。
拨打12315热线 或 登录全国12315平台
这是市场监管部门的官方通道,投诉时要写清楚:商家名称、地址、平台、交易时间、宣传内容与实际不符的具体表现,不要情绪化,要事实清晰。
向广告发布者追责
如果是明星代言、网红带货,他们明知或应知宣传不实,也要承担连带责任,可以同步向广电部门或网信办举报违规广告。
必要时报警或起诉
如果涉及金额大(比如上万元)、涉嫌诈骗(如虚构公司、收款跑路),直接报警,若想索赔,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退一赔三(最低500元)。
去年我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李女士在某直播间买了款“祖传秘方减肥茶”,主播信誓旦旦说“七天甩掉小肚腩,不用节食”,还展示了“客户反馈对比图”,她花了899元买了三盒,喝了一周,体重没变,反而腹泻严重。
我们第一时间做了三件事:
结果呢?商家一开始装死,但市场监管介入后,发现其宣传中使用的“国家级检测报告”是伪造的,最终被处以罚款12万元,并责令全额退款,李女士还额外获得了500元惩罚性赔偿。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不是小金额就不值得维权,而是你的沉默,等于纵容更多人受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
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
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增加赔偿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这些不是纸面条文,而是你手里实实在在的“维权子弹”。
很多人觉得举报虚假宣传太麻烦,怕耗时间、怕没结果,但我想说:每一次依法维权,都是在为整个消费环境清障。
你举报的不只是一个商家,而是一种“说了谎也能赚钱”的风气,而法律从来不会辜负认真的人。
✅ 保留证据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 投诉不是撒气,而是有策略地施压;
✅ 小额不怕麻烦,大额更要果断出手。
下次再看到“震惊体”广告,别急着下单,先问一句:他说的,有证据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准备好截图,该举报就举报——你不是在找麻烦,你是在守护自己的钱包和尊严。
毕竟,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一个人维权而改变,但每一个敢于说“不”的人,都在悄悄推动它往更好的方向走。
虚假宣传怎么举报?发现被坑了还能追回损失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在网上看到一款产品,广告写得天花乱坠:“三天瘦十斤”“无效全额退款”“行业唯一认证技...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