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威胁要曝光?敲诈勒索怎么定罪?关键看这几点!

普法百科34秒前1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有人突然发来一条消息,说掌握你的某个“把柄”,要么给钱,要么就把事情捅出去?或者更严重一点,对方直接开口要几万块,不然就发朋友圈、群发短信、甚至报警?这时候你心里一紧,不知道这是不是犯法,也不知道自己该不该报警,更不清楚这种行为到底算不算“敲诈勒索”。

别急,今天我就以一个从业十几年的律师身份,用大白话给你讲清楚:什么行为才算敲诈勒索?怎么定罪?证据够不够重要?普通人又该怎么保护自己?

被威胁要曝光?敲诈勒索怎么定罪?关键看这几点!


敲诈勒索,不是“吓唬你”那么简单

很多人觉得,“我又没真拿他钱,只是吓唬一下”,或者“我确实有他的把柄,凭什么不能要点补偿?”——这些想法其实非常危险。

法律上认定的敲诈勒索,核心在于两个字:胁迫 + 非法占有目的

什么意思?
就是你通过威胁、恐吓的方式,让对方产生恐惧心理,然后被迫交出财物或作出某种行为,你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非法获取利益

举个最典型的例子:
张三和李四有过一段感情纠纷,分手后张三手里有李四一些私密照片,某天,张三发微信说:“你不给我五万块,我就把这些照片发到你公司群里。”
——这就已经踩到了敲诈勒索的红线。

哪怕最后钱没拿到,只要这个威胁行为真实存在,且有明确的索财意图,就已经构成犯罪未遂。


定罪的关键: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敲诈勒索罪的成立,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 主观上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也就是说,你不是为了维权,也不是为了讨回合法债务,而是想趁机捞一笔,有人欠你一万块,你最多只能要这一万,但如果借机要十万,那就可能越界。

  2. 客观上实施了威胁、要挟行为
    威胁的形式多种多样:发短信、打电话、发视频、扬言举报、公开隐私……只要能让对方感到“不给钱就有麻烦”,就算。

  3. 对方因恐惧而交付财物
    这个很关键,如果对方根本不害怕,或者压根不信你那套,也没转账,那可能是未遂;但如果因为害怕真的转了钱,那就实实在在构成了既遂。

金额大小也会影响量刑,一般情况下,三千到五千以上就可能立案,数额巨大(比如十万元以上)甚至可能判十年以上。


以案说法:一张聊天记录,换来三年牢狱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特别典型。

当事人小王和前女友分手后,对方把他俩的亲密视频保存了下来,一开始小王没当回事,结果半年后,前女友突然联系他,说:“你要是不给八万封口费,我就把这个视频发给你爸妈和同事。”

小王吓得不行,分两次转了五万,后来实在扛不住压力,报了警,警方调取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很快将女方抓获。

法院最终认定:女方以公开隐私相要挟,索要明显超出合理范围的财物,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构成敲诈勒索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即使你们之间有过感情纠葛,也不能成为勒索的理由,情感不是挡箭牌,法律只看行为本质。


法条链接:《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注意,这里不仅看金额,还看“次数”和“情节”,一个人反复骚扰、多次威胁,哪怕每次金额不大,也可能构成“多次敲诈”,一样要坐牢。


律师总结:面对勒索,记住这三句话

  1. 别怕,更别妥协
    越是害怕,对方越得寸进尺,第一时间保留证据:聊天记录、录音、转账截图,全部存好,不要删除。

  2. 及时报警,越快越好
    很多人觉得“家丑不可外扬”,但沉默只会助长恶行,警方有专业手段处理这类案件,早报案,才能早止损。

  3. 合法维权,绝不越界
    如果你是被冤枉的一方,也千万别想着“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哪怕你真有对方的把柄,也不能拿来要钱,否则你也可能从受害者变成加害者。


说到底,敲诈勒索的本质,是用恐惧换取金钱,而法律的存在,就是为了打破这种恐惧,保护每一个普通人的尊严与安全。

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的事,请相信:你不是孤军奋战,拿起法律的武器,冷静应对,真相终会水落石出。

毕竟,正义或许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

被威胁要曝光?敲诈勒索怎么定罪?关键看这几点!,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贷款逾期2万被起诉?别慌!先搞懂这5件事再应对不迟
« 上一篇6分钟前
×
29
2025 10

被威胁要曝光?敲诈勒索怎么定罪?关键看这几点!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有人突然发来一条消息,说掌握你的某个“把柄”,要么给钱,要么就把事情捅出去?或者更严...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