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案件结案后如何申请强制执行

一、

起诉案件结案后如何申请强制执行

  起诉案件结案后,申请强制执行的具体步骤如下:

  1.当事人需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这份申请书应明确表述要求强制执行的内容及理由,并由申请人本人签名或盖章(法人或其他组织需加盖公章)。

  2.还需提供证明申请人主体资格的材料,以及具有强制执行内容的生效法律文书原件和复印件。

  3.法院在收到强制执行申请书后,会进行受理并审查。

  (1)若认为执行行为符合法律规定,将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期间内履行义务。

  (2)若被执行人逾期不履行,法院将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这些措施可能包括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等。

  4.在执行过程中,若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对执行行为提出异议,法院将进行审查并作出相应裁定,若对裁定不服,可向上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二、

申请强制执行需要哪些材料

  申请强制执行时,申请人需准备以下材料:

  1.强制执行申请书:申请书应详细阐述申请强制执行的理由、要求及法律依据,并由申请人本人签名或盖章。法人或其他组织需加盖公章。

  2.证明申请人主体资格的材料:这包括申请人的身份证明、营业执照等证件的复印件。若受委托代为申请强制执行,还需提供委托代理资料。

  3.具有强制执行内容的生效法律文书原件和复印件:

  (1)法院出具的生效法律文书应加盖承办法官的法律文书生效章;

  (2)仲裁机关和行政机关出具的生效法律文书也需附上相应的证明文件。

  4.被申请人财产线索清单:

  (1)申请人应提供被申请人可供执行的财产信息,以便法院在执行过程中能够迅速定位并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

  (2)若已对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还需提交相应的民事裁定书复印件。

三、

哪些情形下强制执行会中止

  公平法务提醒你,在强制执行过程中,若出现以下情形之一,法院将裁定中止执行:

  1.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若申请人因故需要延期执行,可向法院提出申请,法院将根据实际情况裁定中止执行。

  2.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若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并经审查认为异议成立,法院将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

  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在此情况下,需等待继承人的确定和权利义务的继承完成后,才能继续执行。

  4.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若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需等待其权利义务承受人的确定后,才能恢复执行。

  5.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这包括但不限于执行标的物灭失、被执行人下落不明等特殊情况。

  在这些情况下,法院将根据实际情况裁定中止执行。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法院将恢复执行程序。

分享举报
民事案件向哪个法院申请执行
« 上一篇1秒前